帮助学生“领悟”“应当怎样写”──教《藤野先生》的几点体会

教学分析

鲁迅先生说过:“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当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看来,针对学生读写方面的缺陷,抓住几篇名作进行剖析,帮助学生“看出”作者怎样写,领悟自己“应当怎样写”,该是提高他们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好方法。在教《藤野先生》一文时,我们就是试着这样做的。

帮助学生“领悟”“应当怎样写”──教《藤野先生》的几点体会

一、讲清文章的结构线索,教会学生布局谋篇

初中学生读写复杂的记叙文,不容易掌握布局谋篇。《藤野先生》是写得较长的叙事散文,涉及了许多的人和事,地点也几经变换。为了帮助学生把握写作线索,学会布局谋篇,我们按照传统的起承转合式样,把课文分成四个大段讲述:

1、从“东京”到“喝芋梗汤”,写鲁迅为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飘洋过海,远寻师学。这是全文的“起”。

2、从“从此就”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正面写藤野先生对“我”“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这是全文的“承“。

3、从“有一天”到“此后的状况”,写鲁迅受了国耻之后,震动极大,决心弃医从文,告别先生。这是全文的“转”。

4、从“我离开仙台之后”到“深恶痛疾的文字”,写藤野先生“为中国”、“为学术”的精神,永远鼓舞“我”战斗。这是全文的“合”。

鲁迅就是按照上述“寻师──从师──别师──报师”的线索,以藤野先生为中心,写出了这篇凝聚着师生深情的杰作的。上面的讲述,虽然和《教参》上的某些分析法不同,但眉目清楚,符合传统的文章结构规律,学生感到容易理解。之后,我们又讲了“起要平直,承要从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的一般要求,让学生细读课文,大多数人对文章的布局谋篇方法,就有所“领悟”了。

二、讲清鲁迅从师的一段文章,教会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选材

学生作文,最感困难的,就是他们不会从平凡的现实生活中选材,而他们读以平凡生活为题材的文章,也往往读不下去。为了克服这方面的弱点,我们把鲁迅从师一段所选的五个材料,逐条讲解,让学生“看出”鲁迅是怎样坚持现实主义,从平凡的生活中选材表现深湛思想的:

1、师生生活中,最大量的是课堂生活,鲁迅首先就选课堂生活来写;学生对老师印象最深的,往往是第一堂课,鲁迅就选第一堂课写。先生的音容笑貌学生最注意,鲁迅就先写音容笑貌;先生讲课离不开书,鲁迅就重点写书:书是先生“挟着”带进课堂,然后又“放在讲台上”的,从空间形象看,它“大大小小”的一叠,从时间内容上说,它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所有这些叙述都是真实的,就是对那些“坐在后面发笑”的留级生和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一个教授的历史”的叙写,也都是取自生活的,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成分中的不同层次,反衬了先生的风度。

2、师生交往中,和课堂交往同样重要的,是作业批改,所以鲁迅接着就写了藤野先生添改讲义。

3、为了保证传道授业,老师常常要批评学生,所以鲁迅写了藤野先生批评解剖图。这是写得非常精采的一个语段,我们作了重点分析:

4、和批评同样重要的是表扬,所以鲁迅接着写了先生表扬自己解剖尸体。

5、随着师生关系的亲密发展,老师也会向自己的学生询问疑难,所以鲁迅写了藤野先生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

五个材料,全部是从平凡的师生生活中正面撷取的,既真实,又从容。作者把它们有先有后,有主有从地组织起来,生动地体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所以这是一段反映师生深情、指导学生从平凡生活中选材的好文章。小学语文第十册把它作为一篇相对完整的文章加以选录,是很有眼光的。

三、讲清鲁迅别师的第三大段,教会学生写文章要向纵深开掘

一般学生作文,容易停留在生活表面,写不出事物在一般发展之后的更深刻的变化,因而主是题得不到升华。而他们读文章时,对高潮部分也往往下不到功夫,读不到家。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领悟写文章时“转要变化”的规律,我们集中力量讲解了鲁迅别师的第三大段。我们体会,这一大段中的转,包括以下三个相应的方面:

1、由于匿名信和电影的刺激,年轻的鲁迅思想产生了激变。从强烈的爱国主义出发,鲁迅决定弃医从文,告别先生。在这里,鲁迅由一个被教育的受动者,一变而为历史的主动者;他正在学医,一变而为从文;他正在求学,一变而为别师。

2、与此相应,对藤野先生的描写,则从第二段的明线和正面,转为暗线和侧面:匿名信事件时,“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没有写到先生的反应;看电影时,压根儿没有写到先生是否在座;惜别时,虽然写到了先生,但他那毕竟是被动者了。

3、同时,文章的笔调也发生了变化,由写师生生活的和平温馨,一变而为慷慨悲凉:鲁迅受到国耻,满腔悲愤;藤野先生被诬,其愤慨也可以想见;并且在告别时,鲁迅分明看到了先生的“悲哀”,和“凄然”,听到了先生的“叹息”。

文章有了变化,就显得腾挪飞动,婉转天矫,动人心弦,发人深思。但是应当告诉学生:

1、文章中的变化,是文章中所写的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作者硬加进去的。鲁迅所写的弃医从文,以及他思想如此激变的原因,都是来自现实生活的,都是真实的。所以,要写好文章的变化部分,必须向生活的纵深开掘。

2、文章中所写的变化,又是经过作者选择的。在鲁迅当时的生活中,必然会遇到多种变化,但鲁迅还是选了他的思想变化来写。这说明,文章高潮部分要选最根本的变化来写。

3、写变化是为深化主题服务的。鲁迅写这篇文章,就是要歌颂日本学者藤野先生为中国、为学术而对“我”热心地希望和不倦地教诲,表达无限感激之情的。别师一段,很好地深化了这个主题。我们看到,藤野先生不但在正常的情况下,为教育鲁迅付出了心血,而且在受到诬蔑时,仍然茹苦含辛地教育着自己的学生。他了解自己学生的志向,所以在鲁迅告别时,他虽然“悲哀”,也没有阻拦,师生之情在“为中国”的伟大高度上统一起来了。

试想,如果作者只写到第二大段的上课和改作业,主题如何能得到这样高度的升华呢?所以,讲清变化部分,是开掘文章内涵和开拓学生文思的重要手段。学生反映,听清了课文的变化部分,才感到老师讲够味了;写出了变化部分,才觉得自己作文使上劲了。

四、讲清重要语段,教会学生把握文章的细胞

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是语段。每一个语段就是文章的一个细胞。为了帮助学生“领悟”语段的写作,“看出”鲁迅是怎样运用语言元素“合成”这种活跃着文章生命力的细胞的,我们着力分析了藤野先生批评解剖图一段。前面说过,这是一个写得非常精采的语段,并不长,全抄如下: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为了纠正我们在语段教学上的粗糙性,我们先分句阐述了一些词语的含义,然后指出再整个段的结构:

“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

──“研究室”是最好的教学环境;单独“将我”叫去,说明先生的关怀

“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

──“翻”字传神,说明先生耐心。“接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指着”,说明先生郑重;“和蔼”说明先生可亲。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你看”,引起注意;“移了一点位置”,是错误所在。错“一点”先生就发现了,指出了,说明先生认真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

──细心体察学生出错的原故。“你看”,“自然”,还有前面的“指着”,两字一顿,语调舒缓,说明先生循循善诱,言和色夷。“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计改换它。”

──阐明科学和艺术的区别,强调科学必须严格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随意对待。这是此次批评的中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

──做出示范

“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提出要求

试想,一位学者,亲自找来学生,亲自翻出讲义,亲手指着,向身边的学生指出缺点,分析原因,然后做出示范,提出要求,并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这该是一位具有怎样高尚师德的先生啊!这种情形,该是一幅多么深情的严师诲教图啊!在这个用极普通的语言材料铸造的细胞中,鲁迅确实给它灌注进了整篇文章的生命的基因。

从整体来看,这个只有三层次的语段,构造十分严密。语段的第一句,“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关合前段,笼起下文:“可惜”两字承上,表示所写内容将发生转折;“太不用功”,所以解剖图出错,引出先生的批评;“也很任性”,所以受了批评之后,“口头答应着”,心里还在做童子之想。而中间一段藤野先生的话,则是严格地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写成的,反映了作为学者、教育家的风范。当然,这里的“不用功”和“很任性”,是作者自抑的写法,它构成了对先生慈祥和认真态度的反衬。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有计划地抓住几篇思想性、艺术性很强的大家名作,从宏观到微观“全部”加以分析,不但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系统“领悟”“应当怎样写”的规律。这对建立学生的思想道德规范和写作规范,都有好处。同时,这样有重点地突破,还可以避免课文教学上平均使用力量、搞大忽隆的弊病。上面所说的是我们在教《藤野先生》一文时的几点粗浅体会,谨以此求救于大方之家。

查看更多
【帮助学生“领悟”“应当怎样写”──教《藤野先生》的几点体会】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76670/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