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理论

教学分析

——谈苏教版新教材

新课标,新理论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两年的实践,使我有了不少体会和感想。这套教材使小学语文教学在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以说,新教材的推广和使用推动了语文教学朝着素质化教学方面迈进,也促进了小学语文的研究水平,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在观念、方法和手段有较大突破的语文教师。

一.观念的变化

刚刚试用新教材,还真有点不知所措,如何使用好新教材,到达预期的效果?今天,我确实感觉自己的语文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首先是从我自己的观念变化开始的。

1.新教材确实更加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语文,而不是教有关汉语的知识。新教材更强化了语文的工具性,更明确了交际能力的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过去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语文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课堂教学的中心围绕着语文知识的讲解、课文的分析及内容的理解。以阅读能力为例,过去的课文教学很少注意到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了讲解课文的例子。学生学习课文往往是为了通过它们学习一些知识,而不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苏教版教材采用积累、实践和运用相结合的路子,并辅以一定的知识传授,不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更注重的是让学生通过训练学会怎样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思想和情感,怎样获取信息。

语文知识是培养交际能力的基础,基础不等于能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基础。知识和能力间的辩证关系使我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发生了变化。

2.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是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思想和情感,互通信息。这种交流形式不仅是书面的,也有口头的。过去的语文教学往往重阅读,轻听说,写更是一个令师生头痛的大问题。

新教材的以教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平衡发展,提高整个基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言是以声音为媒体的传播形式。语言的重要特征就是有声性,语言是说的语言,语言是听的语言,语言交流的基本形式是听和说。听和说是语言的基本特征和第一性。听说能力的发展是语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语文素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听说能力的发展,运用语言这一人类交际的工具将会大大地受到限制。现代社会中通过有声语言交流的信息量要比通过读写所获取的信息量大得多。从儿童学习语言的顺序上看,听说是儿童学习的起始环节。儿童的学习是从听开始的,无论心智和心理发展,听说能力在儿童的成长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新教材努力地使课文内容集现实性、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和文体性一体。现实的题材、实用的语言使学生对新教材感兴趣,通过学习,立刻能把学到的语言知识用到交流中去。

旧教材中也有不少在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上较好的文章。但总体上说,所选文章比较陈旧,缺乏时代感和现实性,有些故事学生早已听过,难以和学生产生“信息沟通”。

新教材渗透了思想教育的因素,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素养。许多课文选用了人类社会关心的主题,如:人、环保等。它以其内容新颖,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想读也想说,又能激发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新教材在编写的指导思想中遵循了语言学习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大了语言材料的输入量,采用循环反复、螺旋式的知识复现,教学的分层推进。而且这种输入成立体式的,光盘的配备使教材既有视觉的,也有听觉的。丰富的视听材料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旧教材的一个明显点是知识复现率低,学生遗忘较多,巩固率低。新教材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螺旋式或循环式教学方法,区分教学目标的层次,以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逐步让学生掌握大纲所要求语文项目。

5.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的一个认知过程,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模式的过程。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的是系统的语文知识传授,因此教师只要一支粉笔,一张嘴,把语文知识传给学生就可以,学生只是被看作是知识的容器。以此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模式必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一言堂。

语文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学生的参与、实践和活动才有可能将他们学到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技能,最终发展成语文能力。这个实践过程必然是以学生的实践和活动为中心。新教材设计了许多学生活动的练习。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获得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仅是强调学生的课堂活动,更有意义的是终于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人看待了,培养了学生的主人公的积极态度。这有利于师生间的和谐,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降低教师的作用。相反,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语文知识,掌握听说读写技能,还需具有一定的活动组织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由过去的单一的讲解型向教练性或导演型转变。这是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挑战。为迎对新教材,教师必然要参加各种培训和赛课,教学水平相应也会有较大的提高。因此,新教材使师生共同获益。

6.语文学科培养的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虽然以前也常说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但是实际上,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运用水平发展不平衡,想要表达的思想没法精确表述。主观上是教师对思维教育重视不够,满足于学生能说一点就行。机械式的模仿和记忆较多,创造性的思维训练较少。客观上还是老教材太注重读读背背,学生在表达时常表现出幼稚化的倾向,表现出思维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缺少思想深度。

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和载体。没有语言就不会有人的理性思维;同样,没有思维,也就不需要作为工具或手段的语言。学习语言的过程就应该是锻炼思维能力的过程,而并不只是模仿,人云亦云。小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教师有可能在此基础上结合他们心理发展水平和认识水平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思维训练。尽管这类思维活动还根本谈不上深度和广度,但同样可以起到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的作用。帮助他们学会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新教材的课文阅读可以作为我们训练学生思维的较好材料。它提供了较多的从题材到内容都不同的话题。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紧扣课文话题,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同时把阅读作为培养学生的处理信息能力,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的手段。因为培养有创造精神的人才,思维能力的锻炼是关键。

二.方法的变化

教学方法是伴随教学观念的改变而变化的。开放的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具体的表现就是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变。

1.过去语文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忽视了教学中实践活动在学生认识发展中的作用。教师的目标是把语文知识授给学生,学生学语文的目的常常是为了通过考试而不是为了在日常的交际中使用语言。

新教材为教师的语文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学生的活动是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和能力的必要过程。语言活动有两层次意义:一是把听说读写作为手段使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语言的规则,学会正确的用法;另一是把听说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接近真实的交际练习中训练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用法侧重语言形式,培养语言能力;使用侧重语言功能,训练交际能力。”

学生活动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打破了过去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的角色。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改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活动的组织者。师生关系有过去的单一关系——师生问答变成不仅有师生关系,也有学生和学生的活动,如:双人活动、小组讨论、全班活动。活动形式由教师的讲解变成不仅有教师的讲解,学生还有表演、讨论、辩论、模拟、采访等活动。这不仅仅是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训练语文的综合能力。

2.传统的语文教学任务是传授语言知识,忽视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因此教师关注语文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很少关注和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以阅读教学为例,教师仅仅是把阅读材料作为他们讲解语文知识的手段和载体。阅读技能的培养,文字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应有训练和培养。教师教课文的顺序常常是:生字——新词——句子——段落——篇章。

今天的许多教师已跳出了这个模式,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非常注意研究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这种研究更趋科学性,更具有交际性。以课文阅读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关注的是学生对文字信息的理解。现在教师教课文是整体入手,顺序是:篇——段——句——词——篇。这种教学顺序变动反映出不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

三.手段的变化

1.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在新教材的使用中,已经逐渐突破了“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手段,能大胆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因其所具有集成性和互交性使它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前景十分广阔,为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创造生动活动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创造了条件。

首先,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直观的、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创造了更丰富表现力、真实感更强的课堂教学环境。对语文教学而言,它可以使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或动画,达到创设教学情景,渲染课堂教学气氛,从而能迅速地引起学习者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兴趣。”(布鲁纳)

第二,教师通过课前的精心准备,经过选择和裁剪,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加工、编辑、变换、查询、检索、制图制表、文字处理等各种手段。加大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容量,突破课堂的时空限制。计算机在课堂教学的运用为教师利用光盘资源和网络资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即便是单调知识巩固练习教师也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游戏形式出现,配以音乐和动画,使学习者能保持很高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多媒体技术,“人类将要迎接一次比印刷术,电话,电视更大的技术革命。”(斯卡利:美国苹果公司总裁)

以上是我在使用了新教材以后所看到反映在教师自身、学生和课堂教学中所发生的可喜变化以及在使用新教材以后的感想和体会。尽管新教材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完善,而且所发生的变化在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还不平衡,但我觉得这是一本成功的好教材,它为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素质教育开辟了道路,也为以后编写出更好的教材奠定了基础。

查看更多
【新课标,新理论】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70797/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