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则表格式教案11

教案设计

课题

《论语》八则表格式教案11

《论语八则》

课型

新授

课时

二课时

备课组

成员

审批人

教导处

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翻译全文。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3、了解本文体现出的孔子的思想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4、思考为学与修身的相关问题,体验并追求理想的学习境界和高尚的人格品性。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选言含义。

教学难点

既能整体感知又能细致思考言论中的思想。

教学方法

朗读赏析,合作探究。

(教)学习过程

旁注与纠错

一、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起这些话,没有哪个中国人会觉得莫名其妙,都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感,可谓妇孺皆知。它们出自已经影响中国文化两千多年,并将继续对炎黄子孙产生深远影响的一部书——《论语》。就是这部书将民族智慧的灵光留在我们的血液里,代代相传。

“论语”意为语言的论纂,是对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记录,主要记录了孔子的言论。上个世纪80年代,一次诺贝尔获奖者的宣言中说,人类继续发展,需要到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的确是这样一位神圣的智者。

今天我们有幸翻开《论语》,聆听圣贤的教诲。

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1、《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 ),字( )。( )末期( )国人,是我国古代的( )家,( )家。他是( )学派的创始人。

2、“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 )、( )、( )、( ),“五经”是指( )、( )、( )、( )、( )。

3、解释加点字词:

(1)学而时( )习( )之(2)不亦说乎( )

(3)有朋( )自远方来(4)人不知( )而不愠( )

(5)君子( )(6)罔( )(7)殆( )

(8)诲( )女( )(9)是知也( )

(10)好( )之者(11)乐之者( )(12)三省吾身( )

(13)为人谋( )(14)忠( )(15)信( )

(16)传( )(17)不患( )人之不己知( )

(18)见贤( )思齐( ) 焉( )(20)三人行( )(21)择( )其善( )者而从之( )(22)改之( )

五朗读理解,合作探究:

1、有学者认为,孔子虽被尊为教育家,但他最初聚集众人于门下并不是为了教书,而是为了与志同道合者交流思想。课文中的哪句话可以作为这种观点的佐证?

2、“学而时习”“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看起来时三件独立的事,孔子却将其相提并论,依次谈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3、“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从这连续三个反问中想象,孔子讲这番话的神态如何?

4、孔子认为“学”与“思”的关系是怎样的?你能举出身边实例证明孔子的说法么?

5、如何理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生活中,有些人明明“知”却装作“不知”,还有些人“强不知以为知”。你能揣测一下这些人的心理么?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得是哪三种学习境界?试进行具体分析。

8、曾子说的“三省吾身”具体指哪些内容?他不善言辞,但终有所成,著有《大学》,后人认为他是孔子思想的正统传承者。从他“一日三省”的做法中,你从中悟出的成才之道是什么?

9、如何理解曾子说的“忠”和“信”?讲求“忠”和“信”对现代人有什么特殊意义?

10、见到不贤之人和不贤之举,我们通常会产生惊愕、厌恶和愤怒之感,而孔子认为此时应该如何去做?在曾子每天所反省的内容中,对你而言,哪一方面尤为重要?

11、律己修身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即使遇到不知己者、不贤者和不善者也不要担忧、内自省和自改之。你能这样做么?如果能,做到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如果不能,困难时什么?

六、学后整理,归纳总结:

《论语》八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就这几个方面写出例句。

(1)学习方法:

(2)学习态度:

(3)品德修养:

七、提炼检测,拾找成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查看更多
【《论语》八则表格式教案11】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69494/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