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秋水
1、根据课文给加点的字注音。
泾流( )涘( ) 渚( ) 仲尼( )殆( )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①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②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
③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④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⑤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找出描写河、海的句子。
描写河的句子:
描写海的句子:
4.翻译下列句子。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闻道白,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5.填空:
庄子,名 , 中期 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 的思想,为 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有 篇, 七篇 十五篇,《杂篇》十一篇,研究者的多认为 是庄子所作。
(胸怀全局,一切尽在掌握中)
1.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2.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3. 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全文可分为几个层次?层次间的关系是什么?
5.文中用两个“于是焉”有什么作用?
(勇于探索,乐趣源自思考来)
6、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人名言”,请你写出五位名人,各写出他的一条名言。
7、请你写出表达豁达胸襟的诗句。(不少于2句)
8.“海纳白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林则徐的自题联,你能体会林则徐想通过这幅对联勉励自己做怎样的人呢?
第20课 秋 水(第二课时)
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泾jīng 涘yǐ 渚zhǚ
B.泾jìng 涘sì 渚zhě
C.泾jīng 涘sì 渚zhǚ
D.泾jìng 涘 yǐ 渚zhě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径流 渚崖 辩别 望洋向若
B.泾流 劝谏 旋转 欣然自喜
C.争辩 穷匮 孀妻 遗笑大方
3.指出下列“之”的含义。
野语有之曰 ( )
我之谓也 ( )
少仲尼之闻 ( )
泾流之大 ( )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泾流之大:
②不辩牛马:
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不同意义。
①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②东面而视:
(片片红叶,风景这边独好)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判断下列句子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文中有两处用了“于是焉”,都当“这时候”讲,其作用都是指代,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②“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中,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踌躇满志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③“不辩牛马”与“不见水端”是用比照手法突出大海的广阔。
④文中最能反映河伯认识的前后变化的语句是:前面是“欣然自喜”,后来是“望洋向若而叹”。
2.河伯引“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的作用是什么?
3.河伯引“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的作用是什么?
4.这篇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5.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6、请用一个成语为本文拟定题目。
(迁移能力,滋润求知心田)
(一)阅读下列文言短文,完成文后习题。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日:“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 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日:“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于是惠子恐 于是鸱得腐鼠
B、 惠子相梁 欲代子相
C、 发于南海 止于北海
D、 仰而视之 子知之乎
2.与“或谓惠子曰”中的“或”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莫如以吾之所长攻其所短,或能负乎?
B.或坐或卧,或仰或俯
C.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
D.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3.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惠子相梁 担任相国
B.或谓惠子日 有人
C.非梧桐不止 停止
D.非练实不食 精熟、精美
4.对本文中庄子的话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B.井蛙不可与之语海
C.山不在高,水不在深 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二) 鲲鹏斥鴳(yàn)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①扶摇②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③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庄子•逍遥游》)
注释:①抟:环绕,回旋。 ②扶摇:风名,是一种从地面一直上升的迅疾的暴风。③斥鴳:斑鸠之类的小鸟。
5、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①穷发之北。( )
②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
③此亦飞之至也。( )
④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 )
6、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②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7、这个寓言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与此寓言故事相类似的故事是: (用成语回答)。
河伯第一次自高自大,结果将“见笑于大方之家”,自高自大会使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做法,甚至导致他人的耻笑、鄙视。而第二次所见所体现的是河伯虚心认错的态度,知耻的精神风貌,这使河伯在认识上达到了一种升华,实现了从无知到有知的转化。做法不同,结果也必然不同。正确的做法带来的是收获,错误的做法带给人的是失误。
请以“做法”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情思感悟。(100字左右)
(2007.茂名市)
秋 水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百川灌河
(2)东面而视
(3)河伯始旋其面目
(4)而轻伯夷之义者
2.翻译下面句子。(6分)
(1)(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译:
( 2)“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译:
3.这篇寓言的寓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