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暴见孟子教案

教案设计

庄暴见孟子教案:

庄暴见孟子教案

一、庄暴见孟子结构分析:

本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1.庄暴与孟子的谈话。庄暴与孟子的谈话是一个引子,只有短短几句,由庄暴之言,提出齐王“好乐”;而孟子的简单回答,则直接提出了本文的论题齐王好乐与齐国大治的关系:“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但在文章的这一部分的对话没有论述为什么齐王好乐齐国就能大治,也许是孟子根本没与庄暴详谈,也可能是有意留在记载与齐王谈话时再写出,更恰切有力。在下文孟子面对齐王展开论述与民同乐观点前,引出一段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正面提出论题;制造议论悬念;以庄暴无言以对齐王,说明此论题的难度,反衬孟子论辩术的高明。《孟子》是对话体的议论文,以对话形式切入论题,也是孟文的常见手法。下文中孟子向齐王阐述自己的观点,仍是用对话方式切入。

2.孟子与齐王的谈话。这部分才是该文的正文。该部分又分为三个层次,前两个层次只是为了把齐王引入自己设计好的论题中,最后一个层次才是此文的重点。

第一层:紧承与庄暴的谈话,再次提出论题。孟子与齐王的谈话,也从齐王好乐开始。但话不投机,齐王变了脸色,并称自己喜好的不是先王之乐,而是世俗之乐。齐王变了脸色,固然是“惭其好之不正”(朱熹《孟子集注》),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但他也知道孟子是主张先王之乐、反对世俗之乐的,他正面承认自己爱好世俗之乐,也就把自己和孟子的立场对立起来了。这时候的谈话气氛并不融洽。如果此时孟子顺着齐王的话题去谈先王之乐和世俗之乐的是非,谈话气氛必然更为紧张,劝说齐王与民同乐,行仁政的目的也不可能达到。所以孟子转换谈话内容,再提前文与庄暴谈话时已提到的论题“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不仅迎合了齐王,引起了齐王的兴趣,改变了谈话的气氛,而且巧妙地把谈话由音乐引入政治领域。然后再补充一句“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既是承接齐王“先王之乐”“世俗之乐”之言而来,又改变了原来的概念,进一步转换话题。先王之乐、世俗之乐和“古之乐”“今之乐”既相同又不同,前者雅俗的区分明显,后者无论今乐古乐,都有雅有俗。在偷换概念中,孟子巧妙地转换了话题。其实,“今乐,古乐何可同也?但与民同乐之意,则无古今之异耳。”(朱熹《孟子集注)))避开容易引起齐王反感的音乐的雅俗是非问题,借题发挥,巧妙地把音乐话题转为政治话题,既不丧失自己对音乐的一贯立场,又把谈话引人了自己想说的领域。

第二层万果然孟子改变了齐王的情绪,激起了他的兴趣,忍不住主动间道:“可得闻与?’’向齐王进说的时机似乎已成熟,但孟子并未就此开始阐发他的道理,而是再以两问,进一步加重谈话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感情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既然齐王同意独乐不如与人同乐,与少数人同乐不如与多数人同乐,那么自然也易接受与民同乐的观点。

第三层:经过前两层铺垫;齐王不知不觉中,终于说出了“不若与众”时,谈话条件完全具备,孟子滔滔不绝“为王言乐”,但仍不是谈音乐本身,而是谈齐王的音乐和败猎活动在老百姓心中可能引起的不同感受,由此引出与民同乐的主题。这里孟子没有讲枯燥的大道理,而是以两幅生动形象、而又截然不同的画面的对比,来揭示是否与民同乐的不同政治效果:国君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造成的是人民“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悲惨局面,人民对国君怨声载道。国君在享乐时,也能考虑到人民的疾苦,人民能有安宁的生活,他们就会“欣欣然有喜色”,就会祝福国君康健。孟子在以两幅画面展现两种不同政治局面时,分别结以“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说明了造成两种不同政治局面的原因,点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最后以“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作结,进一步升华主题,与民同乐,行仁政,人民归附,便能一统天下。

查看更多
【庄暴见孟子教案】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64562/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