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卡罗纳教学片段赏析_教学实录案例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材解读:
这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爱的教育》。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的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个方面展开来写。
案例背景:
在实际教学中,略读课文常存在操作误区:或像精读一样的精雕细琢,或像自读课那样放任自流。“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基于略读课文的性质,我们要大刀阔斧,敢于取舍,善于取舍,要花大时间引导学生紧抓课文精要部分自主阅读,进行感悟,老师仅仅是做精当的点拨和语言表达的示范。而且,略读课文并不代表着对咬文嚼字说“不”,要引导学生在品词析句中从感知文本到亲近文本再到走入文本,在畅所欲言的和谐氛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案例呈现:
在学生感受到卡罗纳的悲痛、脆弱之后,我顺势引导学生走进“关爱”这一板块,感受大家对他的关爱之情,而这关爱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言行神态来表现的,所以,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品词析句,于文章精要处悟真情。
◆悟情
师:卡罗纳是这样的悲痛,这样的脆弱,这时他最需要什么?(关心、关爱、安慰、同情、爱)
师:和你们一样,卡罗纳身边的人都深切地感受到了他的痛苦。文中的老师、同学甚至同学家长,都用他们各自不同的方式,默默关爱着卡罗纳。他们的爱隐藏在平凡的一句话中,一个动作中,甚至是一个眼神里。请同学们静静地读读课文,找找在卡罗纳最悲痛的时刻,大家是怎么献出一份份关爱的。有发现的时候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感受。
学生充分阅读后,交流阅读收获,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品词析句,感受这份爱。并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激情朗读,表达这份爱。随着学生的反馈,随机出示课文相关句子。
(1)昨天上午,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大家说:“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孩子们,你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想一想,老师当时会怀着怎样的心情说这些话呢?
如果不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如果跟他开玩笑,在他面前放声大笑,那会怎么样呢?
指导朗读。
(2)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师:这目光啊,真叫人感动,因为这一缕缕目光,这一个个眼神,都包含着千言万语啊!如果你就是卡罗纳的同学,你就站在这些孩子中,你会用这目光对卡罗纳说什么?
生:……
师: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时候的爱呀,没有千言万语,有的只是一个关切的眼神。让我们带着对卡罗纳无尽的关心和祝福再来读读这句话。
(3)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找出两个动作词。(根据学生反馈,板书:贴放)
你们做过这些动作吗?这两个动作是那么普通,是那么平常,但在这里,你还觉得它很平常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这一“放”一“贴”,一句“卡罗纳别哭了”,让卡罗纳深切感受到同学对他的关爱。(指导朗读。)
学生继续交流、感悟,在看似平常的语言、动作、神态中,不但感受到那份可贵的爱,同时还欣赏和积累了课文准确的语言,对课文的语言特点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诉情
师:是啊,卡罗纳失去了母亲,是那么的悲痛,幸运的是他的身边有那么多关心他爱护他的人,他们都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卡罗纳那颗脆弱的心,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都写满了大家对卡罗纳默默的深深的爱。他们没多说什么,但他们想说的分明太多太多。这一切都深深的印在卡罗纳的心里。晚上他回到家,想起今天发生的一幕幕,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提起笔,写下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如果你就是卡罗纳,你会怎么写呢?
音乐中,学生写话,交流,抒发内心的感动。
案例反思: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应当给足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读课文,通过深入研读,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然后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和交流的机会,通过鼓励和诱导,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教学略读课文重在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读自悟,教学时应紧抓文章精要部分,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实践中感悟和思考。通过反复地读,感动自己,感动他人,将“爱”的内涵在心里有所提升。
一、敢于取舍最美丽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既不能等同与精读课文面面俱到、精雕细琢,又不能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略读课文并不意味着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其实,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教学中,必须紧紧抓住重点部分,提出特别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细读解疑,方能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于是,我大胆取舍,淡化“悲痛”部分,强化“关爱”部分,紧抓“在卡罗纳最悲痛的时候,大家是怎么献出自己的一份份关爱的”这一统领性的问题,贯穿全文重点部分,引导学生细细品读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时大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是每一个眼神,品词析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浓浓的爱意,也对课文内容及语言特点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都获得了一串美丽、感人、独特的项链。
二、品词析句悟真情
古人曾把读书时品味,揣摩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因为唯有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中,才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本文的重点和关键部分就是大家的语言、动作和神态中所表达的关爱,在教学中,我始终抓住文本,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多次创设情境的引读,总领描写大家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引导品味关键词语“同情和怜悯”、“屏息凝神”“默默”等,一步步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把爱化作可触摸的东西,将一根红线把文章主要内容串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词的敏感度。通过一次次深情品读,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震憾,感情达到高潮。我想正是教学中注意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把语言文字训练与学生心灵感悟有机结合,注重了老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自由民主的构建,学生才得以敞开心扉,倾注热情,与文本进行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情感的碰撞。
三、深情研读表真情
读是感情的基础,读也是感悟的升华。读得流利,感悟才能深入。在朗读、理解、感悟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特感受,为学生提供感情抒发的平台,把最真挚、无私、伟大的爱朗读出来,我只在关键处引导、点拨,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由交流、自悟表达中体会情感,在扎扎实实的读的训练中用心触摸语言,表达着这份真爱。我采取自由读、默读、合作读、指读、导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多层次的读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思想感情的洗礼和升华,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四、读写结合诉真情
在深入解读文本,在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触摸语言,揣摩语言之后,让学生写下此时此刻卡罗纳的内心独白,可谓水到渠成。学生个个低头疾写,满脸的凝重和感动,这时学生的语言也不再贫瘠,几年积累的语言如开闸的洪水,倾泻而出一会儿工夫,感人肺腑的话语汩汩流入我们的耳朵,流入我们的心里:“妈妈,你看到了吗?虽然你离开了我,可是,还有那么多的人在关心着我,爱着我。妈妈,我感觉我不再是孤单的,我感觉我不再是被世界抛弃了。妈妈,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地生活着的。”“我真想大哭一场啊,但我知道,这是开心的哭。今天,我来到学校,老师那样拥抱我,安慰我,让我感觉又回到了妈妈的怀抱。同学也那样关心我,让我不再敢到害怕。虽然妈妈离我而去了,但我身边还有那么多人爱着我,我想,我还是幸福的。”“我永远也忘不了今天,永远!”这样的教学符合了“整体——部分——整体”的规律,在音乐渲染中,在学生交流中,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真正用“心”去思考,去咀嚼、去体验,爱无价。整堂课,学生被爱打动,被课堂上那份浓浓的师生情所打动。
回顾课堂,之所以美丽动人,是因为抓住了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会和理解”这一理念,遵循了“以人为本,为生发展”的宗旨,实施了略读课文“自读为主,略而不简”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理解、感受、品味和积累中挖掘语文的语言因素,把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想与其说这是师生共同在解读文本,倒不如说这是我与学生进行的一次心灵的洗涤,一次心灵对话中激情的飞扬。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卡罗纳》教学片段赏析,卡罗纳,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