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理念与人的价值
文/苏盛葵
语文教育工作者多半是理想主义者,更是不懈怠的探索者。这个群体总有不安分和不安静的人在制造新事件,引领语文教育的新变化。
单说语文人对学科任务与目标的追求。近百年来多少语文界的志士仁人们对这个主题进行了几多的探讨,其间经历了几多的变化。1903年时人们曾认为语文科“其要义在使通四民常用之文理,解四民常用之词句,以备应世达意之用”1912年则认为应“使儿童学习普通语言文字,养成自由发表思想之能力,兼以启发智德”;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认为语文教学要分而治之,学生要分向发展,于是便有了1956年的汉语、文学分家,结果各自都走向一定的极端1963年后强调了纯的工具性,弱化了文学教育及人文的因素,至1986年大纲则又开始倡导文学教育。刚过去的二三十年间,一说语文,语文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就是教“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重“听说读写”这几年里又提倡“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要突出人文性,重视人文精神,追求“三位一体”的目标……几多风雨变幻,几番潮落潮起。语文人不论身处何样的时局,总在探寻着“语文行动”的目标。每一次语文教育观念的变化,都浓缩着特定社会阶段的教育要求。有什么样的社会型态,便有什么样的语文教育理念。
语文教育观念的演进,伴随着人的价值意识的逐次提升,折射出社会对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价值标准的不断探索,寄托着语文人的精神需要和理想准则。终究语文人都清楚,每一个社会人都需要生活在精神中,需要生活在思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