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的磨课计划中,我选择了《七颗钻石》这一课。《七颗钻石》是一篇童话故事,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文章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本课,我在努力构建“扎实有效,生动活泼”的语文课上进行了实践与探索。主要有这样四个主要环节所体现出的课堂教学意图。
(一)了解作者,感受童话的特点
让孩子初步认识作者,知道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是文坛巨匠,让孩子们知道应该像认识爱因斯坦、认识爱迪生一样认识他,一方面是通过激发学生对名人的崇拜,从而提高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孩子们课外阅读时引起对名家的作品的关注。
(二)初步感知,抓住情节,理清线索
初步感知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先是读课文知道主要内容,随后带任务“把描写一个个神奇景象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和找出“这些景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的读书使同学们第二次、第三次走进文本。经多次的阅读,要了解这篇内容浅显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不难的。
(三)聚焦重点,层层深入,揭示主题
在文章的脉络梳理清楚后,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现象背后蕴涵的本质,从而感受到作者想要宣扬的是爱心,那种广博、无私、真挚的爱心是一切的希望,是美好的源泉。这种充满人文性的思想情感的收获不是孤立地从情感中来回到情感中去,而是与语文的工具性——也就是与说话紧密结合起来的,在一次次“因为爱心……”的说话练习中,同学们对爱心带来美好变化的感受渐渐深刻起来,丰富起来。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说话没有仅仅停留在文中提供的内容,而是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拓展性的想象说话“当一股股清澈的水流滋润了干涸的大地后,地
球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谁能继续描绘?”在感受得以深入的同时,想象力,语言的表达力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四)感情朗读,再现爱心行动
“情动于中而言于表”当文章表达的情感已感怀于心时,朗读便创造了一个很好的表达、抒怀的机会。这里的朗读讲究的是在自己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在文章的主旨已理解的前提下,这种自主学习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另外,在朗读过程中,把文章的一些相关的重点语句巧妙地结合起来,扎实了词语教学,并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学习意识。
4月23日,我在三(3)班第一次试上。这次试上使我知道,预设是美好的,要想把这种美好在课堂中展现出来,还需要努力,需要老师和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