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山园小梅》阅读答案及赏析-诗词阅读

诗词阅读及答案

山园小梅

林逋《山园小梅》阅读答案及赏析-诗词阅读

北宋林和靖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林和靖即林逋 林逋北宋诗人。他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2)暄妍:明媚美丽。(3)霜禽:一指白鹤;二指冬天的禽鸟,与下句中夏天的粉蝶相对。(4)合:应该。

霜禽:冷天的鸟。

⑴众芳:百花。摇落:被风吹落。暄妍:明媚美丽。

⑵疏影横斜:梅花疏疏落落,斜横枝干投在水中的影子。

⑶暗香浮动:梅花散发的清幽香味在飘动。

⑷霜禽:一指白鹤;二指冬天的禽鸟,与下句中夏天的粉蝶相对。

⑸合:应该。

⑹微吟:低声地吟唱。狎(xi):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⑺檀板:演唱时用的檀木柏板,此处指歌唱。 金樽:豪华的酒杯,此处指饮酒。金樽:金杯。[2]

译文

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幸喜我能低声吟诵,和梅花亲近,不用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来欣赏它了。

相关试题

阅读练习一:

(1)首联中最能突出梅花特点的分别是哪两个字?请作简析。(4分)

(2)中间两联是怎样写梅花之美的?(4分)

(3)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起了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

(1) 独和尽。 百花凋谢,只有梅花独自鲜艳美丽,在小园中占尽风情韵致。 独、 尽二字,突出了梅独特的生活环境,独有的天姿国色、不同凡响的性格和孤傲的神韵。

(2)A.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颔联直接写梅花稀疏、横斜的姿态和清幽的芬芳,写尽了梅花清雅高洁的气质风韵;颈联从侧面描绘梅花孤洁之美:霜禽想要在梅枝上停息,必须先偷眼看看,表现了霜禽对梅花不敢随随便便,既爱且敬的心理;粉蝶如果知道有梅花,也一定要高兴极了。这样,梅花的美就从其他动物如何对待她的态度中表现出来了。

B.视觉、嗅觉相结合:颔联上句侧重从视觉角度绘其倒映在清澈水里的横斜、疏淡的梅影,下句则从嗅觉角度写黄昏月下暗中浮动的缕缕清香,传其神韵。

C.虚实结合:颈联上句霜禽欲下是实写;下句,梅花开放时并没有粉蝶,所以用如合这样假设猜度的语言,是虚写。

(3)尾联以议论收尾,引出自己,托物言志,表达了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雅情趣,揭示了本诗主题。

阅读练习二:

1.诗的颔联化用南唐诗人江为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只是变更了两个字,便成点睛传世之笔。请你说说其中的妙处。(6分)

2.诗的中心意象为山园小梅,但诗人却没有简单的描写它,而是通过多种手法来突出。请分析诗中所用的主要手法,并概括写出作者想表达的心志。(5分)

参考答案:

1. 将江为原句中具象可感的竹、桂变为为疏、暗的模糊隐约,让人产生朦胧的美感(2分),丰富了诗的内涵,营造了一个静谧清幽,令人神往的意境。(2分)从视觉角度写梅、影、月、水,又从嗅觉角度写梅香,二者巧妙结合,绘出了一幅绝妙的溪边月下梅花图。(2分)

2.诗人借物来映衬,借景来烘托。(或用周围景物进行侧面烘托)(1分)虚实(上二联皆实写,下二联虚写)结合,对比(霜禽、粉蝶)呈现,色彩时浓时淡,环境动静相宜。(2分)诗人通过塑造山园小梅这一形象,表现了自己追求高洁的情怀,寄托了与梅花一样不跟世俗相沾染、不同流合污,玉洁冰清的高尚节操。(2分)

赏析:

诗一开端就突写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与赞颂之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它是在百花凋零的严冬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丽动人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了。一个独字、一个尽字,充分表现了梅花独特的生活环境、不同凡响的性格和那引人入胜的风韵。作者虽是咏梅,实则是他弗趋荣利、趣向博远思想性格的真实写照。苏轼曾在《书林逋诗后》说;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其诗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如果说首联是作者对梅花所发的感喟,那么颔联则是进入到对梅花具体形象的描绘: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联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姿写尽绝了,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尤其是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好,它既写出了梅花不同于牡丹、芍药的独特形成;又写出了它异于桃李浓郁的独有芬芳。极真实地表现诗人在朦胧月色下对梅花清幽香气的感受,更何况是在黄昏月下的清澈水边漫步,那静谧的意境,疏淡的梅影,缕缕的清香,使之陶醉。这两句咏梅诗,在艺术上可说臻于极至,故一直为后人所称颂。陈与义说: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和张矩臣水墨梅》)他认为林逋的咏梅诗已压倒了唐齐己《早梅》诗中的名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辛弃疾在《念奴娇》中奉劝骚人墨客不要草草赋梅:未须草草赋梅花,多少骚人词客。总被西湖林处士,不肯分留风月。可见林逋的咏梅诗对后世文人影响之大。

林逋这两句诗也并非是臆想出来的,他除了有生活实感外,还借鉴了前人的诗句。五代南唐江为有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既写竹,又写桂。不但未写出竹影的特点,且未道出桂花的清香。因无题,又没有完整的诗篇,未能构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主题、意境,感触不到主人公的激情,故缺乏感人力量。而林逋只改了两字,将竹改成疏,将桂改成暗,这点睛之笔,使梅花形神活现,可见林逋点化诗句的才华。

作者写尽梅花姿质后,掉转笔头,从客观上着意泻染: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霜禽,一作冬鸟,一作白鹤,白鸟。依据林逋梅妻鹤子的情趣,还是当白鹤解释为好。前句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来赏梅,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先偷眼三字写得何等传神!作者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又是何等细致!后句则变换手法,用设想之词,来写假托之物,意味深邃。而合断魂一词更是下得凄苦凝重,因爱梅而至销魂,这就把蝴蝶对梅的喜爱夸张到了顶端。通过颈联的拟人化手法,从而更进一步衬托出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和幽居之乐。联中那不为人经意的霜、粉二字,也实是经诗人精心择取,用来表现他高洁情操和淡远的趣味。

以上三联,作者是把梅当作主体,诗人的感情是通过议论、叙述、拟人等手法隐曲地体现在咏梅之中。至尾联主体的梅花转化为客体,成为被欣赏的对象。而作者则从客体变为主体,他的感情由隐至显,从借物抒怀变为直抒胸臆: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在赏梅中低声吟诗,使幽居生活平添几分雅兴,在恬静的山林里自得其乐,真是别具风情,根本不须音乐、饮宴那些热闹的俗情来凑趣。这就把诗人的理想、情操、趣味全盘托出,使咏物与抒情达到水乳交融的进步。

从第二首诗意来看,林逋是以隐士之心性、视野去观照体悟梅花,视梅花为天酬僧隐的独特风物的,表现了梅花的独特神韵与价值。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梅花也因之与闲隐之流结下不解之缘。

全诗之妙在于脱略花之形迹,着意写意传神,因而用侧面烘托的笔法,从各个角度渲染梅花清绝高洁的风骨,这种神韵其实就是诗人幽独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

附:

山园小梅二首

其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⑴,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⑵,暗香浮动月黄昏⑶。

霜禽欲下先偷眼⑷,粉蝶如知合断魂⑸。

幸有微吟可相狎⑹,不须檀板共金樽⑺。

其二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澄鲜祇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

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

查看更多
【林逋《山园小梅》阅读答案及赏析-诗词阅读】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52622/
诗词阅读及答案推荐
热门诗词阅读及答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