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三新”活动,在学习县、镇两级“三新”活动实施方案、思考拟定本校实施方案的过程中,我们认为:“三新”活动前两者是手段、是措施,后者是目标、是结果。在手段与目标、措施与结果之间,关键要素是什么?人才资源。我们的人才资源是谁?是现有的教师队伍,好也罢,差也罢,不可能向组织提要求,别无选择。学校开展“三新”活动的难点不是指挥能打硬仗的队伍,而是先要建设能打硬仗的队伍。所以学校把切入点选定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上,确定了工作思路:走校本研修之路强师资,浇“三新”强校之花求发展。围绕这个思路,学校重点开展了两方面工作。
多维度推进校本研修
深层次促进专业成长
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修是老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它不仅能唤醒教师沉睡的生命感和价值感,也能让教师体验教育教学和生命拓展提升的过程。为此,我们学校借助前几年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夯实的基础,实施了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的校本研修,围绕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培养教师理论素养、锤炼教师教学技艺,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了富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创造性的校本研修实践探索。
一、抓理念转变,推校本研修
教师要与新课程同成长,就必须转变观念;要转变观念,首先要靠管理推动。县教育局下发了[2007]32号文件后,我校迅速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三新”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职责,多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并根据渔关镇中心学校“三新”活动方案等文件精神,广泛征求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符合我校实情的《才芳小校五年发展规划》、《才芳小学“三新”活动方案》,同时也制定了《新型教师评价方案》、《才芳小学教师学习制度》、《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常规教学检查制度》等相关制度。有制度保驾护航,推动工作就有力度。教导处转变教师观念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纲领性文献的学习,一手抓分散自学,结合实际确立了学习内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是分教研组再次学习新课程标准及解读,不断增强老师们把握教材、用好教材的能力;二是学习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的研究成果,不断实现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三是学习实践经验,对教学中突显的共性问题如提高堂教学有效性等及时跟踪研究,通过集体会商等形式,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努力追求这样一种境界:开展一次研究、形成一点积累、促进观念产生微乎其微的变化。
二、抓活动开展,促校本研修。
我校是校本教研活动中的“先进学校”,浓厚的、和谐的教研氛围为我们的校本研修工作打下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多种活动,有效促进了校本研修。
专家、骨干引领校本研修。
在2005年的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学校就得益于研训中心专家的支持,开展了专业引领活动,那次活动对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拉动作用。于是在2007年秋季,我们又借研训中心的专家来校进行视导的机遇,请他们分别在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进行了专业引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学校还有一笔可贵财富:有1名县级骨干教师,3名校本教研先进个人,我们充分依靠他们,引领校本研修良性发展。本学期,骨干教师陈凤英老师就数学组开展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专题,进行了“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专题讲座,使老师们在教学中对开展“合作学习”的认识得以升华;校本教研先进个人冯东玲老师、白万梅老师就语文组的“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研究专题每学期上一节研究课,以说课、讨论发言的方式给语文组教师以正面的积极的引导和影响。
课堂教学促进校本研修。
课堂教学是课改的主阵地,一切教学思想、教学理念都要通过课堂体现,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长都要通过课堂得于实现。因此,我们把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校本研修,具体形式是“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每期一轮,为时一周。在此项活动中,我们用“新型课堂评价标准”导向,实现人人参与讲课,人人参与评课,人人参与反思,力争做到人人有收获。在本学期的“新型课堂教学比赛”活动中,光靠说是不行的,不是老师们觉悟低,而是老师们需要我们身体力行,引领前进。从校本教研开始,校长和班子带头就已经形成常规。正是这样,老师们参与的积极性就高,就连59岁的高老师、担任学前班拼音教学年纪大且身患重病的徐老师都上讲台讲课。这几位长者,不要说课的好坏,单凭长者的风范、不断学习的品格,就是教师研修的活教材。课后分组进行评课,在研究过程中,每位教师转换不同的角色,既当指导者,又当实践者,既当评论者,又当反思者,在不同的角色体验中实现自我提高,同时也实现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通过打磨,教师业务水平均有明显的提高,青年教师文春艳老师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迅速成长起来的一位教师新秀,她多次承担校级“展示课”,参加镇级优质课竞赛,均获得好评,此类典型不一而足。通过课堂教学促进校本研修,是学校提升教师的有效形式,最经济,几乎不花一分钱;最实在,教师提升快。
远程教育提升校本研修。
丰富的远教资源,对于资源匮乏的农村学校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露。我校自2005年建立远程教育资源接收站以来,就十分重视远教资源的应用。学校为保证数据接收,专用设备只用于接收数据,把校长办公室的电脑调到远程教育专用教室,购置专用移动硬盘,把专用设备接收的数据转存到专用教室的电脑上供教师使用。这样既保证了接收,又保证了使用。这样花大价钱充实远程教育设备,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从更广阔的视野提升校本研修的层次和水平。如各学科新课程标准等都在远程教育平台上得到学习。本学期,我们利用这个平台,重点学习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这一内容的学习,为我校校本研修注入了新的时代活水。
为了提高教师应用资源的能力,胡老师根据学校的实情制定了相应的远程教育培训计划。并适时地进行了远程教育资源的下载和应用、计算机基本操作、word文档和电子表格的使用、简单的演示文稿制作等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本期已经开展了Windows、excel的操作及多媒体CAI课件的整合两次集中培训;除此外,胡老师还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对老师们进行一对一地辅导,老师们的学习热情也很高,就连年逾50的白老师也积极投身其中,现在全校教师都已能熟练运用多媒体为教学服务。但由于远程教室只有一间,又要保证英语空中课堂的教学,因此很多时候就发生抢教室上课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学校排出了与老师课表同步的远程教育课表,虽然这不是很科学,但保证了远程教室的有序使用,每周在远程教室上课已达20节次以上。另一方面,多方争取设备,又建起了英语空中课堂专用教室,极大地提高了远程教育设施的使用率。
把网站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努力让农村的孩子享受优质丰厚的远教资源。具体做法是:语数教研组分别以“老百晓网站”、“小学教学资源网”为参考网站,下载相关资源与远教资源一起根据实情加以整合运用到课堂之中。如谢芳老师在教《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时,为了创设情境让二年级的孩子们感受夜晚北京的美,把远教资源中的课件和老百晓网站的资源进行了充分的整合,形成符合学情的课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远程教育设备的充实,远程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反过来更好地促进了校本研修。
三、抓常规管理,推校本研修。
落实常规,规范教学行为。
学校一直重视扎扎实实抓常规教学工作,在不断深化校本教研的进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行为,我们在常规教学的管理方面做出了不少的努力。2007年秋,我们在原来《常规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三新”方案做了一些修改,要求教师认真完成好“六个一”,用好“六卡”(新型课堂评价卡、推门听课卡、听课卡、教师读书卡、学生辅导记录卡、教研教改活动记录卡);在备课方面,为了减轻教师过重的书写负担,我们提倡教师进行电子备课并输出文本,在文本上进行修改,鼓励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用好A本等。坚持严格执行《常规教学检查制度》,邀请普通老师轮流参加期中、期末两次常规教学检查,争取人人参与检查,人人参与常规教学管理,在常规管理中培养和修炼教师的民主精神、人文精神。
推门听课,督促落实常规。
经过半学期的教学备课改革,我们发现教师对改革认识不一致,落实出现偏差,还需要有相应的活动来推进。于是在本学期我们开展了“推门听课活动”,成立了领导小组,要求领导小组成员带头让他人推门听课,和老师们一样,随时准备迎接推门课。在活动中我们提出“推门听课先敲门”的做法,就是提前几分钟通知执教老师,让其稍作心理准备,不至产生尴尬。听课的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填好“推门听课卡”并及时和执教老师做好交流,既督导,又指导,强化了对教师在岗位上的培养提升。对这项活动,我校每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是既害怕又欢迎。害怕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没有进行充分准备或准备不足,怕听课者指出更多地不足。欢迎的理由也很简单,通过听课展示了自己、锻炼了自己,通过交流促进了自己专业化成长。
精心营造师生共读氛围
着力打造书香校园
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做学习型教师。
校本研修,学校大力倡导的教师自学自培,学校的主要任务是积极为老师们创设读书环境,促使教师养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职业生活习惯。首先,我们学校制定了《教师读书计划》,印发了教师读书目录,并根据目录购买部分书籍或从网上下载相关资料,每学年还分学科征订一定数量的教学杂志,给老师们提供专业阅读的素材,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坚持写5000字的学习笔记。本学期我们以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为主要学习内容,从网上下载了相关的核心理念和章节供老师们阅读、摘抄。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师读书活动,使教师在阅读中拓展自己,开阔眼界,提升品味,丰富积淀,本学期我们印制了“读书心得卡”,要求教师把读书与自己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边读边思考教学问题,写随笔、写感想、写心得,逐步实现知识更新,实现教师专业发展,逐步实现学习型教师转变。
开展班级读书活动,做读书型学生。
良好的习惯,可以决定命运、成就人生。2007年秋季,我们语文组以“拓宽阅读渠道,营造书香校园”为专题,号召全校学生开展“走进教室就读书”的活动,让学生养成读书习惯。这项活动得到了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各班迅速根据实情定计划、贴标语、建图书角,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各班都积极想办法,让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二年级要求学生开展好书换了看的活动,建议学生把书捐到班上,建立班级图书角;提出了“与好书交朋友”的读书口号,每天早读安排20分钟,让学生阅读,做摘抄、办小报、写读书卡等。四年级努力营造“走进教室就读书”的氛围,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日积月累”、“好书推荐”、“片段朗读”等读书活动,让学生自己办专集、办板报,学生读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六年级提出了“好书伴我成长”的读书口号,鼓励同学买好书,读好书。班主任冯老师和同学比赛读课外书,每星期摘抄两篇美文,选择一些片段由老师或学生朗诵,以此激发他们读好书的热情等。
目前,学校正在筹划:利用爱国华侨黄克锵先生在我校设立的“黄克锵奖学金”,评选表彰书香学生、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以此激励师生长期坚持读书,培养师生终身学习的意识,让师生在浓浓的书香氛围中,变得更快乐,更具灵气,更具睿智。
在“三新”工作的征程中,我们一路走来,可谓是一路风尘一路歌,这里面凝聚着我们才芳小学二百名师生的汗水,也凝聚着各级领导对我们才芳的关心和指导及兄弟学校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开展“三新”活动,还有许多工作等待着我们去思考、去努力,我们将和大家一道,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共同迎接“三新”工作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