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教案设计

学习要点:1学习用事理进行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2学习准确而通俗的语言3初步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及其实际的观点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重点:1事理论证2明确几个基本观点⑴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第一的基本观点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⑶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难点:1事理论证2理解实践和认识、存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导入新课1明确学习要点:论证方法——事理论证。本册的重点是议论文,本单元的重点是论证方法。议论主要是靠讲道理,写议论文难的也是从事理上进行论证。本文正是从事理上进行层层深入的论证,很有说服力。2内容:生活、工作中有些人精明能干,“点子”很多,这“点子”从何而来?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从哲学上找答案。本文简要地解说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阐述了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科学道理。

指导初步阅读:1阅读预习提示、明确学习要点;阅读课文、了解基本观点2解释词语:①固有:本来就有的。②实践:指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③理论: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有系统的结论。④社会存在: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总和,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⑤主观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生理状态。它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不能离开物质世界而独立存在。⑥规律:又叫“法则”,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它决定事物发展的过程和方向。

研习课文1找出文章中心论点:标题是中心论点吗?否。中心论点必须是判断句式。本文的标题只是论题,所以,文章开头对“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的回答才是中心论点。论点: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2本文是文件里的一段话,但实际是可以分段的。从思路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分为三个部分。⑴(……这三项实践中来)提出中心论点: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⑵(人们的社会存在……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分析问题: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论述人的正确思想形成的过程,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⑶(现在我们的同志中……)解决问题:联系实际,指明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意义。

3第二部分可以看作是一篇独立的议论文,就结构类型而言,是总—分—总式,可分为三个层次:①(人们的社会存在……物质力量)总论物质与精神的辨证关系,这是下文两个飞跃的纲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此外再无别的目的)分别论证飞跃过程的两个阶段。又可分为两层:Ⅰ第一次飞跃(……由存在到思想阶段)Ⅱ第二次飞跃(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③对上文的总结并深化,阐述一个正确的认识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

3课文为什么要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这样的标题?文章标题既反映文章内容,又反映写作对象、目的、时间、要求等因素的制约。这个标题包含两层意思:⑴人的思想是从那里来的?⑵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这与课文的两次飞跃紧密联系。也就是说,标题恰当地反映了文章的内容。这个标题是针对后文现在我们的同志中,有许多人还不懂这个认识论的道理的现实提出的。本文是1963年写给农村工作者读的,所以语言上通俗易懂。用疑问句,有引起读者注意和引起深思的作用。

4小结:学习本文,我们要认真领会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同时又要学习毛泽东是如何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地论述哲学原理的,学习阅读这些论文的一些方法,以便于指导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5课堂练习:编写本文的结构提纲(要求写出小层次)

一提出中心论点: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二具体论1总论物质与精神的辨证关系

证中心2分别论证飞跃过程的两个阶段

论点3一个正确的认识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

三联系实际,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教育的目的

课文教读:1前三句讲的是什么内容?对我们进行辩证唯物论教育的重要意义(原因)。用总--分方式。第一句总说,第二句具体分说。“很多人”说明问题普遍,所以有进行教育的必要。“觉得是个怪问题”“回答不出来”“觉得不可理解”这些具体现象论述了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迫切性和必要性。2因此……以便这一句的内容:学习的目的。在一段的论述,先说原因,接着说目的,十分清晰。3理解:①“物质可以变成精神”:人的头脑可以反映客观物质。比如“粉笔”这个概念,在我们头脑着形成的观念就是“粉笔”这种物质的反映:一种由白色粉质构成的,专门在黑板上写字的“笔”。②“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按照预期的目的改造物质,就是“客观外界的规律为人们所认识”,“人的正确思想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例如我们对粉笔的使用。③“端正思想”:是端正思想路线,克服主观主义,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④“少犯错误”:说得十分严谨,因为“不犯错误”事实上做不到,一个正确的认识完成之前,免不了犯错误。这种错误,是受认识限制所犯的错误。“少犯错误”的要求符合认识论,也是一个很积极、很高的要求。

教读第一部分:1论点是什么?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正确这个词修饰限制思想(论述范围),排除了错误的、主观主义等认识。2作者怎样强调“只能”的?用设问句,接连提三个问题。提问之后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反面一连两次自问自答,否定了关于认识来源的种种唯心主义观点,既造成疑问和悬念,引起读者思考,又强调了回答的内容,强调并说明了中心论点的内在含义。3天上掉下来的和自己头脑里固有的这两种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在人的主观意思之外还独立存在着所谓“世界精神”,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过是“世界精神”的产物。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思想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这两句话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这两种说法非常通俗、口语化,略含讥讽,群众一听就懂。如果用哲学语言来讲述这两种观点,就比较复杂了。4社会实践包括那些?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这三者的顺序是严格的,不能颠倒。

教读第二部分:1朗读第一层。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第一句讲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强调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第二句话讲人民温暖的正确思想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二者的关系说得比较全面。这两句承接开头,又是下文的总起。②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提出来的。这里作者没有引用马克思的原话,也没有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之类的话,而是将通常说的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中的意识改为思想,说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③另一方面(反作用方面):“先进阶级”这个概念用得很恰当。“先进”是与“落后”相对应的,“先进阶级”的概念适用对象比较广泛。例如: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相对于腐朽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就是“先进阶级”,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相对于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就是落后阶级。“一旦被群众掌握”,用的是被动句,通常的译文都说成“一旦掌握群众”,本文中的句式包含着这样一个思想,即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主体。“改造社会、改造世界”阐明了由精神到物质(第二次飞跃)、思想变为物质力量的道理。——由此分析,可看出本文语言的特点是通俗、准确、严密。

2第二层⑴①感性认识: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许多感觉,在头脑中产生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的表面现象有了初步认识,这就是感性认识。②理性认识:人们在实践中对于某种事物的感觉和印象反复了多次,经过脑子的思考,把认识推进了一大步,形成了思想。这样就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对事物的本质有了认识,这就是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和联系: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反映客观事物的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全面、和内部联系

以直接感受为特点以抽象性和间接性为特点

以事物的现象为内容(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以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包括概念判断推理)

⑵讲析:①文字上要注意经验与思想两个概念,经验还不是理性认识,哲学上讲的思想和日常生活中讲的思想不同,这里专指理性认识。所以,只有把丰富的经验总结起来,才能上升到思想。②飞跃的条件:感性认识材料的积累。

⑶从论证的角度看,是怎样证明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第一句话:经验来自实践→第二句话:人是从事社会实践的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使外界的现象通过感官反映到头脑中形成感性认识→第三句话理性认识源于感性认识。文章扣住认识怎样从实践开始,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源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源于社会实践,归根结底,人的正确思想是从社会实践中来。⑷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①“精神”、“思想”后面的括号注解是否必要?不加括注,大意是有了,加括注,就把“精神”、“思想”这两个哲学概念和日常生活、工作中接触到的东西联系起来了,使人们对概念的理解更具体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是否正确”后面几个字去掉意思是一样的,而加上这几个字,使“是否正确”的意思具体了。所谓“是否正确”就是正确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的思想。“还是没证明的”之后,又加一句“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说得更加明确。——必须具体、明确的地方,决不能简化。②能省略的地方一定要省略。“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精神”前省掉了“主观”,“物质”前省掉了“客观”,因为这些内容前面都说过,所以能省就省。③评注作用:“一般说来”在语法上为状语,在句子前头起评注作用,避免了一概而论(除了一般情况之外,还有特殊情况),使文章严密(后面一句对特殊情况作了一个补充说明)。④“在社会斗争中”,前面说三项实践时说的是“阶级斗争”,这里为什么说“社会斗争”?因为前一句说的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相对而言,宜说“社会斗争”,都是从斗争的领域说的。“失败”前加“有时候”和“有些”:“有时候”专指敌强我弱的时候;“有些”指即使这种时候的失败也不能一概而论。“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并”加强否定语气,略带反驳意味,因为人们总以为既然失败就不能说明指导思想正确。“先进势力这一方”、“反动势力那一方”,“这”、“那”表明立场和斗争阵线形象,所以不能省略、不能调换。⑸从论证的角度看,这一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因为只有社会时间才能证明思想正确与否),强调社会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作用,再次证明中心论点。如何论证的?第一阶段上思想还那样得到检验→第二阶段,也就是检验思想是否正确的阶段→具体说明检验的情况→检验真理,即第二次飞跃的伟大意义。

3第三(四)层:认识经过实践的检验,如果证明是错误的,当然认识还那样完成,还需要继续认识。因为是反复,所以不必重复说明。往往既说明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又说明这种情况并非一概如此。从论证来看:一贯人正确的认识的完成始终离不开实践,这就从认识过程的总体上充分证明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小结本文的论证,紧紧扣住了论点,其他的道理或者简略或者不讲,只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论点、论据、论证的组织方式,既要依据事物本身的条理,也要根据现实的需要。

板书:提出问题引发全文

提出中心

分析问题概论社会存在→思想(实践产生认识)

先进思想→物质力量(认识指导实践)

第一次飞跃实践→认识(手段)

第二次飞跃认识→实践(目的)

小结实践→认识→实践(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解决问题为文原因

学习认识论的目的

查看更多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46319/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