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答案

课后练习

下面是由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发布的《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15、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16、“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概括回答。

17、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全文中心论点)这句话要说明什么意思?(通过主旨句的表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8、文中“心不若余之专耳”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19、写出本段中与上文四组对比关系的词语。

20、本文为更好的达到启迪,鼓励和教育青年人立志勤学的目的,还功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种写法的作用。

21、“太学生”没有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全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22、第一段作者求学条件的艰辛和第二段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形成对比。从中你悟出什么道理?

23、细读第二段,谈谈在“口体之奉”和“中有足乐”之间你赞成怎样的取舍?

24、.作者认为太学生德不成业不精的原因在于什么?你是否也同意他的观点,为什么?

25、“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

26、 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27、作者写此文的意图是什么?

28、读书要善于整体把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9、认为读书苦,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的同感,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过之不及。当你深谙了宋濂之苦及宋濂之累时,你对读书之苦想必会有新的认识。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认识。

30、读完此文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答案:

15、 写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

16、四个方面:衣食无忧(无冻馁之患);无需奔走(无奔走之劳);有疑能解(无求师之难)(或有良师指教);书目齐全)。

17、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得出结论:说明学业,道德上是否有所成就,主要取决于主观上是否努力。

18、告诉后生“们,求学之道在于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人的主观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19、 ○1“日有廩稍之供”与“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对比;

○2“岁有裘葛之遗”与“緼袍敝衣”相对比;

○3“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对比

○4“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对比

20、 ○1“我”与“同舍生”生活条件的对比;

○2“我”求学经历与太学生优越的学习环境对比。

作用:通过对比,自然得出结论,(或推出论点)突出主旨。 鲜明而有说服力。

21、 “太学生”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就,就因为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勤奋学习的恒心和毅力

22、 作者意在说明在艰难困苦中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但处于优越条件下却可能业不精,德不成。这根本原因在于用心不专。

我赞成“中有足乐”。

因为精神享受是人生的最大快乐。

23、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甚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24、根本原因在于其用心不专;同意这种观点,学习条件的优越,不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学业,道德上的成长,取决于自己的主观上是否努力。

25、 学习的好坏与天资无关,只是用不用心的问题,更不能去埋怨别人,表明后天的努力的重要性。

26、点明了写序的原因和意图,赞扬马生,勉励他刻苦学习。

27、赞扬马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28、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与太学生的优越的学习条件进行对比,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29、现在的中学生,认为“读书苦,”几乎成了口头禅。深谙了宋濂之苦与累后,我认为我们所谓的苦,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宋濂借书,抄书,而我们的书应有尽有,却不曾用心读过;宋濂百里之外求师,行深山巨谷中,还常“遇其叱咄”,而我们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却不一定“有所闻”;宋濂受冻馁之苦,而我们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用心不专。这么优越的条件,却不知珍惜,又何苦之有?

30、

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有所成,勤奋学习是取得成绩的根源。

查看更多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答案】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43602/
课后练习推荐
热门课后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