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佳路径》一课谈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教学分析

《最佳的路径》这篇讲读课文用平白朴素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后来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最终他设计的路径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这个含义深刻,令人回味的故事,能给予学生很多东西:一是给予了学生“自由”;二是告诉学生重视思考所遇到的一些现象;三是遇到问题,不要随便放弃,要学会用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四是灵感需要马上记录。但这么多东西不能毫无取舍地都教给学生,其中引导学生明白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本身就是一种最佳选择是文章的重点,其他只能在教学中渗透。

从《最佳路径》一课谈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教学中我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将文章的第二、三段作为学习的重点,着力指导学生通过自主读书,讨论交流,通过让学生找出农民们和老太太卖葡萄的句子,将他们两者不同的方法做比较,从而了解老太太卖葡萄的方法好,进而发现葡萄园主卖葡萄的办法和格罗培斯路径设计方案之间的联系,最终理解格罗培斯设计方案成功的原因,从而理解课文蕴含的哲理。最后再回到课文的第二小节,从具体的词语和句子中体会格罗培斯的人格魅力:工作细致严谨、追求完美,有了灵感能及时抓住。

课后听了市教研室许红琴老师的点评深受启发,她指出在教学设计中问题要简化、浓缩、删繁就简。为此我结合本课的教学对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作了一些思考。

一、问题设计要实在并能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内容首先要做到“实”。所谓“实”,首先是要从生活出发,要从课文内容出发,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教师备课时,不能局限于文本和《教参》上的解说,必须首先独立思考,明确教学目标,即我们要从中学习什么,对我们学生现在与将来的生活有何意义。然后再以此为出发点,从作品中寻找并发现问题,通过问题带动学习,这是一种良性循环。本着这样从实际出发的宗旨所发现的问题,一定是贯注了教师独特感受的,动人的,切实有用的问题。其次,“实”还有另一层意思,即对学生而言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成为问题的问题。有些问题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目了然不成问题的,但是对于第一次接触该作品的学生,却是百思不解。所以,教师不仅要站在教师的立场来读课文,更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思考学生会在哪些地方有问题。

“实”的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兴趣,因为这是跟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是他们所迫切要知道的。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注意问题的切入点也要醒目有趣味。例如在《最佳路径》中当学生明白了两种卖葡萄方法的不同时,为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转换角色:如果你刚好路过这里,你愿意买谁的葡萄?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采这些葡萄?为什么不多采一些呢?你为什么会觉得特别甜呢?从而学生理解“给人自由,任其选择”这句话的意思就水到渠成了。

此外,让学生直接说格罗培斯受到启发后怎么做的?

二、问题设计要富有创造性:

问题形式包括“问”的形式和“答”的形式。通常教师课堂问问题,都是口头提问,现在我们可以借助于电教设备观看幻灯、演示动画、配乐解说,使我们的问题变得直观感性,富于情境。“答”的形式就更多了,可以让学生现场作画、即兴表演、抢答辩论等等。如在教学中“格罗培斯这样做成功在哪里?”这个问题的设计就太直白,可以转换角色让学生假设如果自己是评委,你为什么要评格罗培斯的路径设计为世界最佳?还有可以让学生解释格罗培斯发给施工人员电报的内容?这样让问题设计更为巧妙,也更容易激起学生思考和回答的兴趣。另外在教学《田忌赛马》时对于文章中的三次赛马比赛可以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模仿电视上的体育解说员进行现场解说,其他学生可以做观众渲染一下当时现场热闹的气氛。学生在这种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轻松愉快地了解了文中三次赛马的过程,比简单让学生复述更容易激起他们的兴趣。再来探究孙膑这个办法的妙处和他为什么会想出这个办法就容易多了,课文中的难点就突破了。

三、问题设计要有开放性:

对于一篇课文的解读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世界、个人经历、生命体验去作合理地阐释与解读。举例来说,就像一个圆圈,孩子们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张口、一块饼、一个球,甚至是妈妈含泪的眼睛,人类生存的地球,老驴拉的磨盘和它留下的足印……如果他们的头脑里只剩下数字“零”和字母“O”,学生还有什么想象力、创造力可言?要想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思维的主体地位,为其思维的多元性发展开辟一方天地。所以我们教学中经常应该有这样的问题设计,可以是“请谈谈你对亲情是如何感悟的?”“请联系实际说说你对公仪休谈吃鱼的那段话的理解。”“假如你是巴西总统,在这个葬礼上,对巴西人民发表演说,会说些什么呢?”

“人们常说‘时光如梭’‘岁月如流’,假如时光已经过了三十年、四十年,还是这么一家子,还是在这样的日子里,还是在这样的森林里,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小云雀的心愿就是到沙漠去种树来保护环境,那你们在保护环境方面有什么心愿呢?”等。这样学生便在教师的问题下有了自己的见解、主张、个性、解读。

四、问题设计要生活化:

人们常说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设计问题时,应多备学生,备他们的思想,备他们的生活。老师应多了解学生圈子里的事,去了解他们爱读什么书,去了解他们爱看什么电视,去了解他们崇拜的偶像多是些什么人,去了解他们的交友观、消费观等,也许只有走近学生的生活和心灵,才能真正和他们产生共鸣。同时,我们还应在问题的设计上有意识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观。语文的资源是无穷的:图书馆、影剧院、大街上、家中等无处不在;语文的触角是纷繁的:同学、书籍、电视、报纸等满目皆是。语文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使语文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静止走向灵动。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积淀了底蕴,又扩张了语文的“磁力”。

在语文教学中问题设计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当然,我们既不需要烦琐的“地毯式”的低幼化问题充满课堂,更不主张高深莫测曲高和寡的问题充满课堂。课堂是线,问题便是闪眼的珠子,如何将这珠子穿好,穿的恰当、得体、漂亮,真的要老师一番匠心。

查看更多
【从《最佳路径》一课谈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4339/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