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人逸事》教后感
这篇文章是孙犁在妻子亡故12年后才写的,可以说是“痛定思痛”后的作品。很多人都无法理解孙犁为什么迟迟不写妻子,直至读到这篇文章时才深刻体验到他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哀思之情。所以尽管文章选择的只是妻子的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但“再也写不下去了”。因为时隔多年,透过孙犁那苍老的眼找寻过去时,找到的都是妻子的娇美和质朴,找到的是妻子初识时嗔怪的眼神,是她因劳作而变形的手,是妻子的一笑与一颦,我们甚至仿佛看到了孙犁最后老泪纵横,弃笔长叹的脸。因此整篇文章感情的基调是“悲伤与思念”。那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定位在通过平凡的细节来读懂人物的性格美,品味作者的情感美,同时鉴赏文章语浅情深的语言风格。让学生体会到写似淡淡,读也凄凄,情是深深的特点,真正领悟到本文作为中国悠久传统的“悼亡文学”佳作的代表意义。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觉得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就应该树立一种“大语文教学观”。一堂课不应该就是一篇文本的阅读,更多的时候是要通过一堂课来完成“读透文本的内涵,读懂作者的风格,读出自己的感受”的语文阅读任务。使语文教学走出封闭课堂,开发教育空间,进行开放式教学,以发展能力为核心,不断求变,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首先需要做的是捕捉文本的经典处,挖掘文本的空白点。在可以让内涵充分演绎的地方浓彩重墨地渲染以达到精读的效果。比如处理文中“我看到妻子大拇指变得又细又短”的细节比读,还有妻子留给他深刻印象的“盯”的细节品读,都可以达成“作者想要通过文字传达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效果。然而值得反思的是尽管学生能悟读到隐含在细节里的作者情感,但仅停留在浅层次的体会上,而我还无法做到不露凿痕地引导学生“从字缝里读书”,更深层次地挖掘文本背后隐藏着的作者的情感。像孙犁对孩子们说“我对你们,没负什么责任”的言外之意及“我”说此话时内心的复杂感受等,这些地方的文本空白的挖掘和处理都是不够的。
其次需要做的是理解作品的风格,涵泳语言的特色。主要借助文本比读的方式来体验孙犁文章的“语浅情深”,达到举三反一的阅读效果。因此,本堂课中我始终坚持在合适的时机介入大量的其他作品资料来完成类似文本的品读。比如讲到“妻子回家哭诉”的情节,为了让学生理解孙犁擅长于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来层层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便适时介入“白洋淀夫妻话别”一段对话来揣摩人物当时内心复杂的感受,反过来加深理解妻子当时回家哭诉时的委屈、不满、嗔怪和渴望得到父亲安慰的娇气,以及婚后刚开始生活的难以适应的复杂心情。然而值得反思的是整个文本比读的环节处理由于前后教学主线设计的改变(由细节牵起变为由感情牵起)而导致部分材料(如“两个盯的文本比较”)与本课堂的感情有点游离,至少没有及时跟进恰到好处的点拨(如虽然两个“盯”的感情是不一样的,但是通过孙犁着意刻画的“盯”字说明他难忘妻子,甚至将此特点嫁接到其他的文学作品形象上),以至让人觉得枝蔓太多,削弱了情感的力度。
最后需要做的是充分创设情境,读出自我感受。能在自主与讨论下体验到人类的共性情感,化他性经历为我性体验,形成个人的意识中的“我性”与“他性”的对话,从而达到文本的阅读升华。因此本堂课我比较注重的是创设一切可创设的情境,比如导入部分由原先的“江城子”改为直接的殇情导入,每个环节间的起承转合采用比较诗化语言,结尾时水到渠成的拓展比读以及一些背景音乐的设计。我想只有自己先对文章有所感触起来才能使学生感触,才能营造一种让学生畅所欲言的氛围。应该说本堂课学生对大部分细节处是有所感触甚至感悟的,如妻子的“背瓜而哭”的细节的体验就比较深刻。甚至能用诗化般的语言描绘孙犁笔下妻子如水晶般地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但是值得反思的是,由于我自己过于注重对课堂的掌控而没有真正地体现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很多的时候还没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个性体验时就拿捏过来,以纳入到自己的意志范围内,结果也只能是让学生带着镣铐跳了一回舞,而所谓的“读出自己感受”便也浅尝辄止罢了!
后记:这是一堂经过两次试讲后的课,可以说是数易其稿。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是天隧人愿还是不尽人意,只要在课后仍有不同声音的存在,便有了存在的价值。虽然短暂的只有45分钟,却也凝聚了全组语文同仁的真知与灼见,在此谨致以诚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