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教学的五个注意点

教案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教学的注意点,指的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称之为第一、二、三、四学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与重视的几个方面:语文与生活、语文与文化、语言与思维、语言与语感、语言与实践。这五个方面在新课程实施前的语文教学中或多或少都有所涉及。新课程的理念与实践,使这五个方面在继承我国语文教育传统、吸收国外语文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都有所创新与发展,有了新的内涵,且为语文教育与研究者注意。这使笔者有了论述的必要。

义务教育语文教学的五个注意点

一、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

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语言文字的源泉,语言文字记述了人物的生活事件,反映了生活中人们的情感波澜。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上个世纪末一度被一份语文杂志引为封面题词,因为它一语中的。自古以来的语文学习内容从“三百千千”到最近媒体报道的清代道光年间的李家私塾课本,从民国初期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小学语文课本一、二两册,较多地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现实生活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及其经验积累,亦即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之所谓也。我们在学习这些课文(即言语材料)时,往往基于个人对当时社会背景与生活现实的了解与认识来想象作者描述的生活场景、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国外的语文学习也关注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例如,课文生活化,是英美小学和初中的教科书特色。他们以现实生活为主题组织教学单元,把学习母语与认识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可以这样说,我们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了解并认识过去与现在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生活,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

生活又是语文学习的源泉,尤其是现实生活,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是语文学习时的参照物、体察揣摩的情景场。例如,江苏的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一课时,直接将口语交际的能力训练生活化。她先是引导学生在创设的生活情景中面向全班、面向小组介绍自己,再是制作名片,分发全班介绍自己。学生在生活化的交际情景中,口语交际以及与人共处的态度、能力得到了有效的练习。再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唐代诗人韩愈《早春》“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时,担心学生不好理解,于是就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类似的情景。学生分别谈了几件事:一是远远望去,集市上人山人海,没有一点儿空隙;可是走近时,人与人之间的空隙还有很多。二是插秧后发现田里的秧苗稀疏、零星,远离秧田回头看时,秧田里一片绿色,等等。教师的引导成功,显然是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及其感受,并使之迁移到新学而难懂的诗句中,于是对句中描写的意境就有了具体、真切的感受。可见,及时指点学生创设并回忆相关的生活情景,或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往往能帮助他们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获得感同身受的语文学习效果。

此外,自古以来,文人学子都关注社会生活、人生百态这本大“书”,古训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到了现代,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又影响着教师们引领学生走近社会、走进生活学习与运用语文。例如,北京市曾组织小学生查找大街上的不规范用字。又如,重庆市一位老师组织学生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漫游语文世界》时,发动学生上街劝改厂家、商铺的错别字,指导他们记录广播、电视中汉语、汉字使用方面的错音别形字,布置他们寻找日常生活、校园网站、报纸杂志中不规范的遣词造句现象。国外的语文学习也注意到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母语,使学习母语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可以说,类似这些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责任心,形成维护祖国语言文字规范运用的使命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用语文的敏度与美感。

眼下回归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又在不时地提醒我们:语文学习植根现实、面向生活就有广阔的天地。诚然,要引领学生进入这一广阔的天地,教师首先要做个有心人,要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而有机地联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并及时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及其生活体验,使之成为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后使他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进而“习惯成自然”;学生在语文学习时才会无意识地自动化地联系现实世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来感受语文,理解语文,提高语文的素养与实践能力。久而久之,他们才能逐渐认识学习语文与联系生活的必要与重要,逐渐体会联系生活来学习语文时的自如与惬意。至此,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就会一如既往主动而自然地联系生活,关注社会,体验情感,品味人生,这对语文的学习与运用帮助很大。

二、学习语文也是学习文化

我国语言学家罗常培1947年在其论文集《中国人与中国文》中指出:“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可见,语言文字与民族文化关系非同寻常,故申小龙先生称之“互为观照”。语言文字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还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我们正是通过语言文字这个载体来学习文化、传承文明的。从这个角度说,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习民族先进文化与民族优秀品质的过程。例如,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中《识字(一)》“口耳目”的编排就充分体现了汉字中象形字的特点;《识字(二)》“日月明”的编排体现了汉字中会意字的特点;而在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的“我的发现”中又让学生去自主发现形声字的特点。这无形之中使学生在了解神奇的汉字的同时,激起喜欢汉字的情感,进而接受汉字文化的熏陶。再如,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一边识字组词,一边对对子,感受汉字汉语的巧妙与灵动,又加深了学生对汉字汉语的喜欢与热爱之情。等到学会一定数量的汉字后,学习语文就离不开诸如课文一类的言语材料了。而这些言语材料往往积淀着丰厚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又如,《怀素写字》(人教版语文教材)和《灿烂的星空》(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一类的课文,其意在于将学生引领到勤奋学习、想象探究的精神世界。可见,语文学习的文化内涵及其教育意义,在教材、在课程中无处不有、无时不在。而这一切,是用不着教师去特别提醒、刻意灌输的。这些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本身就寄寓在一则则语言文字材料之中;这每一则语言文字材料都连着东方道德和中华文化的根,每一则都充盈着人类先进文化和优秀品质的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一则则语言文字材料时,也会自然而然地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与民族精神的感染。这种熏陶是耳濡目染的,这种感染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在学习一则则言语材料的不知不觉中,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打上了一层浅浅的,却是难以磨灭的“底色”。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有篇词串识字的课文,内容为:

沙滩 贝壳 脚丫 海风 海鸥 浪花

珍珠 海带 鱼虾 港湾 渔船 晚霞

这种表述形式是对我国古代诗词曲中几个相关名词并列意象组合的语言现象的继承与创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边诵读词串,一边想象画面,默默记下这一个一个的词串。然而当他们有一天吟诵到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类诗词曲时,其思绪也许会在刹那间链接时空,想到以前的语文教师已经给他们打下语言、阅读和文学欣赏的“底色”了。更浓重的“底色”是一边吟诵这些如诗句那么美妙的词串,一边想象并感受家乡港湾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感人的人文景观,心中萌动、涌起并积淀着热爱、保护、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责任与使命。语文教学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渗透着文化及精神的熏陶与感染的。正可谓:“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学习语文的确是在学习文化。既要学习民族的先进文化,“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还要学习人类先进的物质文明和高尚的精神文明,“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就涉及古人提到的“文道结合”了。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写道:“夫志在山水,琴表其情;况形之笔端,理将焉匿?”如同欣赏音乐一样,我们阅读文章时,也自然而然地受其熏陶,被它感染。新中国成立后也强调“文道结合”,即语言文字的教育要与情感品德、思想认识的教育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事实上,学生接触言语材料,接受言语教育的同时,无不受到字里行间的人物、事件、景色、数据中表露的思想、情感、道德、事理的耳濡目染,或真善美、或假恶丑的熏陶感染等。故日本的教育界人士认为:言语的获得,就是认识的获得、思想的获得.在这样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教学内容价值取向的引导。孔子就认为,教学不但要“博学于文”,还要“约之以礼”。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使语文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圆满完成它应“独当”之“任”──组织学生“博学于文”,进行语言教育与言语训练之外,还要负“分内的责任”(叶圣陶语)──“约之以礼”,引导学生求真、向善、趋美。这就涉及注意语文课程与教学、言语材料与内容的价值取向了。如果说,熏陶感染是潜移默化的话,那么价值取向就得引导与指点了。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应清楚地意识到教学内容价值取向引导的职责,把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

查看更多
【义务教育语文教学的五个注意点】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36707/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