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册课文《逍遥游》(节选)尽管参考材料很多,解读文章也不少,但几个教与学的难点仍然需要梳理。
一.第一段“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句话在上下文中的作用?
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承下文的“天之苍苍……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理由是,“野马”等是大鹏在空中所见。另一种解释就是讲“微生物”的“有待”,那么,庄子正侃大鹏很起劲,怎么突然说到微生物去了?我认为这句话是对“去以六月息者也”的补充说明,即不但大鹏,微生物也要靠“息”才能游动。这里有必要提示:庄子那个时代,对于“空气的流动形成风”这一简单的认识还不能理解,否则,大鹏有翅膀却要靠海运之风才能飞就显得不合常理了。也许庄子认为,风是脱离了气的从海上来的神秘力量吧。
二. 节选部分第二段到底要说什么?
首先,我们先要确立庄子论证“逍遥游”的前提。“逍遥游”的通俗意思就是绝对自由的游,那人为什么不能绝对的自由呢?庄子认为,一方面是受到外界物质条件的束缚,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自身肉体(形骸和观念等)的束缚。即“有待”和“有己”。①而所谓“有待”就是指人的某种愿望和要求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这些条件往往成为对人们的自由的束缚。所谓“有己”,就是指自我意识,即意识到自身和环境的对立和差异。②由此,我们不妨把“有待”和“有己”放到一个“限制”的范畴去考察,那么人的不自由原因又可表述如下:人不自由是受到“限制”,一方面来自客观世界,另一方面来自人自身。有了这些认识,我们可以把《逍遥游》节选部分的论证思路大致确定为:从不自由的“有待”、“有己”到自由的“无待”、“无己”。
那么,何处是“有待”、“有己”呢?笔者认为,节选部分第一段主要谈“有待”,这一点教学参考书说得很详尽,不再赘述。而第二段包括教参在内的很多解读都说是写“小大之辩”,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我认为主要讲的是“有己”。
怎见得?第二段首句提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实际上就是论证“有己”的纲目。庄子说的知的大小、年的大小,也就是通俗讲人的智慧(包括见解、认识、阅历的高低深浅等)和人的肉体(包括寿命长短、形体残全等)。这样,下文的例证就有了“有己”上的解释:你看,朝菌、蟪蛄由于受肉体的束缚(小年)而导致见识、阅历上的“不知”(小知);而冥灵、大椿则由于自身寿命的长(大年)相应地有阅历上的高深(大知)。这里,庄子先讲四种生物的小年(小知)、大年(大知)再推而及人。那彭祖不正因为长寿(大年)而阅历高深(大知)吗?而众人(小年、小知)却与彭祖(大年、大知)比寿命、见识,所以庄子说“不亦悲乎”。接下来讲鹏与斥晏的寓言。斥晏的自足的“翱翔”不正是“小知”的体现吗?因此,它一类的“小知”的生命是永远不会了解大鹏(大知)的人生追求、人生目标的,因此才有“彼且奚适也”之问。这个问题,庄子的回答是:“此小大之辩也”,这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意思吗?那么,决定大鹏与斥晏“知”的大小的是什么呢?是它们活动空间大小的不同,而这主要取决于它们自身形体特点决定的飞翔能力的大小,这不正是“有己”吗?同理,第一段中鹏与蜩、学鸠的寓言应该也有此“小知、大知”区别的寓意,而不仅仅是说它们都受空气的限制。所以,这个众说纷纭的第二段主要是讲“有己”无疑。说它是“小大之辩”的相对主义就无法与全文的论证思路合拍,且有东拉西扯之嫌。
三.第三段中庄子认为宋荣子“犹有未树也”的根据是什么?
我们要借此问题把把第三段的论证思路梳理一番。四种修养不同的人都受功名利禄的束缚(即“有己”)众所周知,不再赘述。那么,宋荣子为什么还没达到庄子的“至人”境界呢?因为他“犹然笑之”!在庄子看来,“至人”是“无己”的,也就是“物我”不分的。宋荣子尽管修养很高,却还“嘲笑”四种修养不够高的人,也就是“物”与“我”的界限分得很清。庄子说他“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的意思不就是说他还有“物我”之分,荣辱之辩吗?我认为《庄子》的本意应是把“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这句话放在“虽然”与“犹有未树也”中间,这样就浅显易懂多了(原文很可能是受先秦口头文学记录、传抄错讹的影响)。可见,宋荣子是“有己”的。接下来讲列子御风的“有待”也不赘述。
综上不难发现,文章第一段主要论述“有待”,第二段主要论述“有己”,第三段从现实社会中人的“有己”、“有待”说起,最终得出结论:人不自由的原因是“有所待”。而“有所待”仅是全文立论的一半啊。我要补出庄子的另一半结论,即“有己”。或者说,庄子的“待”既包括外界条件又包括自身肉体的束缚。人不逍遥的原因找到了,那么,到底怎样达到“逍遥”的境界呢?这里,仍有文字排列先后的问题。我的看法是:欲逍遥,先要像神人、圣人那样“无功、无名”,并进而达到至人的“无己”,从而才能在“自由想象的天地中”③达到“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的“游无穷”境界!而这种“游”只能是“心游”,④也就是无法实现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实现它的修养方法主要是“坐忘”或“心斋”。⑤即让精神超然于物外,保持绝对的安宁。还要注意,这种“坐忘”也不是真正忘了一切,而是为了在幻想中满足精神上的自由。同样,“无己”正是为了“己”。这最终将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潭。⑥
①见中国哲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著《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5年7月第1版,第81页
②见萧 父、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纲要》,外文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第115页。
③④⑤见《中华的智慧——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粹》张岱年主编,方立天副主编,程宜山,刘笑敢,陈来撰写,上海人民版,1989年12月1版,第73页
⑥见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册,第176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