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乡情如歌──《次北固山下》教学案例

教案设计

【教材简析】

似水流年,乡情如歌──《次北固山下》教学案例

《次北固山下》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它是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代表作,广为传诵的古典诗歌,千古名篇。备受称赞的名句有“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描绘了秀美的江南景象,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浓郁的思乡之情。

【对象简析】

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卖入中学的学生在古典诗词的学习中仍然带有很浓的稚气,只停留于简单的背诵能力,缺乏分析和鉴赏的技能。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年级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读诗歌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设想】

以学生诵读为基础,以赏析感悟为目标,通过对诗歌内容的感知和感悟,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教学过程以“乡愁”为线索,突出诗歌的思乡之情。通过“创设情境──朗读感悟──拓展探究──背诵领悟”的教学环节,指导学生进行由情及理的学习活动,领略中国诗歌的思乡情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并背诵全诗。

2、培养学生品味诗句的能力,能有节奏的地朗读诗词。

3、使学生认识古代地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旋律。

【教学媒体】

电脑教学平台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共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情感体验

1、导语:

老师:同学们,立秋已过,前天正好是秋分。寒暑易节,今天让人感觉到一丝凉意。中秋节即将到来,在你们的心中有没有“月是故乡明”的感觉?(学生:有)离开家里,离开亲人,你们想回家与他们团聚吗?(学生:想)今天,科技非常发达,只要我们信手发一条短信,或者打个电话,或者发一个 E-mail 就可以了。但是,在古代我们就只好用书信来代替了。在我们所学过的课文中就有许多想家而又回不了家古诗文(学生:议论)。今天所学的《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2、作者:

作者王湾是唐朝洛阳人,于先天元年,即公元712年,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江浙一带,在途经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时,写下了一首诗《次北固山下》。王湾是一个生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人,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诗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以诗传”。下面让我们一起感受作者那份浓郁的思乡情怀吧。(展示目标,播放歌曲 FLASH 《送别》)

二、朗读感知,领略思乡之情

1、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由朗读,学生代表范读。

2、听配乐朗范读,纠正个别字词的误读。

3、作划分节奏的指导,全班齐读课文。(提供舒缓背景音乐:马思聪的《思乡曲》)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将意思补充完整。(老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

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5、请一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原意保持不变,但允许想象加工)

三、赏析品味,研读思乡之情

1、检查学生预习课文和搜集资料情况:

老师:昨天,我布置了大家预习课文,并结合文中诗句搜集相关图片。现在,请交给老师(老师巡视,收取图片),思考回答“你为什么会找到这样的图片?”。

学生:递交图片,思考原因。

老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其中三幅图片,学生自述原因。

学生一:我喜欢在青山绿水中泛舟的感觉。(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学生二:我喜欢太阳从天际徐徐升起的意境。(海日生残夜)

学生三:我喜欢广袤无垠,一望无际的意境(潮平两岸阔、归雁/洛阳边)

老师:评价个别出色完成任务的学生,警示其他学生要向他们学习。

2、“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请找出有关的词语或句子,谈谈自己的看法。”在赏析诗歌的第一步,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并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在全班交流时,学生们纷纷发言。(投影: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创设情境)

⑴ 引导学生从距离的角度去领悟作者的思乡情怀。(讨论: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请找出有关的词语或句子,谈谈自己的看法。)

老师:从刚才的介绍中,我们都知道作者家住洛阳,他现在在什么地方呢?

学生:北顾山(教师展示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中感受作者现正“远离家乡”)

老师:从诗句中我们还可以证实作者“远离家乡”呢?

学生:“次”(注解上)、“客路”(客,是作者自己)、“乡书”(书,是指书信)

“归雁”(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

老师:作者想家吗?想家里的亲人吗?

学生:想!(齐答)

老师:你们现在也是离开“家里”,有的也是“远离家乡”,你们的心情与作者相同吗?

学生:相同,都想家呀!

老师小结:文章所抒发的是思乡之情,我们可以从某些与地点有关的词句中感受到。那么,你们在阅读其它诗词的时候就要仔细,要用心去品味。这样,才能品味到作者渗透在文章的感情。(投影:思念家乡)

⑵ 引导学生从时间的角度去领悟作者的思乡情怀。(讨论:本诗所反映的时令是什么季节的什么时间呢?谈谈自己的看法。)

老师:远离家乡,作者内心产生因距离而思乡的感情,那么传统节日到了,如中秋节、春节等,你也会想家吗?

学生:当然会啦!

老师:那么,文章中有没有与时间、节令有关的词句呢?请大家找一找。

学生:有,比如:“残夜”(深夜)、“江春(春天)”、“旧年(去年)”。

老师小结:这里,我们又可以发现作者用了时间、节令来抒发他的思乡愁绪。除此之外,浓郁的思乡之情,还可以因砭官、生意不景气、战乱等原因引起的,同学们可以在课外再结合其它诗词深入思考。(投影:思念亲人)

四、小组讨论,探究诗情意境

1、思考、讨论:诗句“海日生残夜” 意境耐人寻味,所描绘的是实景还是虚景呢?

学生1:在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里升出来。作者真的看到了太阳从海里升起来吗?

学生2:可能是因为当时江面开阔,连接大海吧。

学生3:可能是作者看到太阳,想像它是从海里升起来的。

老师:刚才两位的发言,一个说是看到的,是实写;一个说是想到的,是虚写。你们同意哪一种意见呢?

学生:议论纷纷。

老师明确:江面开阔,海天相接,“海日生残夜”可以是作者看到的,可以理解为实写;抬头远望,一望无际,想象太阳从远处的水天相接处升起来,可以理解为虚写。指出解决问题,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就可以了。

2、结合诗句“风正一帆悬”,谈谈你对课本插图的看法。

学生1:画得很逼真嘛!

学生2:我也想象作者那样领略潮平水绿得风光。

学生3:插图有画错的地方!(学生哇然)

老师:引导学生结合“风正”一词的解释去进行探究,告戒学生要善于仔细观察,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

五、拓展延伸,再现诗情美感

1、教师补充课外与“思乡”有关的诗词(古代、现当代),开拓学生视野。

⑴ 播放 FLASH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为联系其它古诗词举例子)

⑵ 播放 FLASH 《乡愁》(于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明确:作者巧妙地借用“距离”由远而近,再由近及远,让读者感觉到乡愁毕现,乡愁的无奈,乡愁的内在。本诗所表达的感情,已经不是缠绵悱恻,也不是儿女情长,而是一腔悲壮的爱国情怀。

2、课外思考:信息社会中的我们还拥有乡愁吗?

3、自由朗读,背诵体味。(附:音乐背景马思聪的《思乡曲》)

六、拓展作业

1、到图书馆找一首表现思乡主题的诗,抄写并背诵。

2、背诵默写诗歌。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为了体现课程标准改革精神,主要围绕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目标进行设计,全面考虑了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接受的教育,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案体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以生为本”的课改思想。

2、积极实施教学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习惯。

3、创设的诗歌学习情景,增强感悟。

4、合理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注重对诗歌进行感悟教学,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融为一体。

查看更多
【似水流年,乡情如歌──《次北固山下》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34797/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