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结构,
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一、对现象的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在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如回答不出,教师或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忙着启发(很多情况下是暗示),试想,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思考能有一定的深度吗?学生能获得多少“顿悟”和思维的闪光呢?可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心理,匆忙寻找片言只语作答,表面上气氛活跃,实际上是走进了繁琐而肤浅的一问一答的圈子中去了。整个教学过程大多是学生的被动参与,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
寻找原因,很多语文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总是站在“教”这个角度去设计每一个环节,试图用自己的“教”去代替学生的“学”,应付学生的“考”。而不置换一下角色,把自己当作学生想一想:这篇课文我要学什么?怎样学我会懂?如何学得更快?……如果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我想课堂上肯定是另一番景象。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呢?怎样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我们课题组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入手,以学会质疑为突破口,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最终发展智能、完善人格。
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三个度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教师的热情度与学生的悟情度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思维活动、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统一。教师情感与知识传授有机组合的外显行为(即教师富有亲和力的教学语言和自然得体的体态语言)是促进学生情感和认知协同发生变化的关键,其核心就是调节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形成以求知欲为主的需要结构。小学语文课文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教学时教师运用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去拨动、震撼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模仿领悟,他就会情动辞发,溶入到课文情境中去,与主人翁同喜同悲。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充分认识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情感意识,使师生间产生情感的认同,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教师的监控度与学生的自律度
无论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都非常强调组织管理对于教育效能的影响。赫尔巴特早就郑重的指出:“如果不坚定而温和的抓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理脆弱,具有突出的依赖性和向师性特点,所以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在教育活动中,规则是监控和自律的基础,宽松、自由的教育氛围是建立在一定规则之上的。教师只有同学生一起不断建立规则,并引导他们遵守规则,才能在师生之间建立起相互的尊重和信任,教学活动也才能真正实现宽松自由和民主平等。有了这样的前提,教师就可以有比较充分的精力和时间组织活动、参与活动,并从旁指导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教师的善教度和学生的乐学度
教师是学生心智的培育者,承担着对来自社会实践的知识经验筛选、加工、整理,然后以学生能够理解、接受、便于掌握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的职责。由于教育设计、教学决策与技能本身带有极大的智力创造成分,所以非常需要教师发挥主动施教、愿意施教的热情和自觉性,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以及积极探索的态度,善于使用简洁明快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努力成为教育改革和高效教学的追求者。当然知识的传授不是单项的,它还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由于参与活动和动手操作易于引起学生求学的乐趣和探索的热情,所以寻求知识的活动化、游戏化,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也是非常必要的。当学生出现乐学的热情时,说明其精力已真正投入到了教育过程中。
四、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策略之一:教师搭台,学生唱戏;
(1)师导入激趣,生唤起参与。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绘等手段,创设“入境始于亲”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心态和学习心态,心理准备充分,做到“课伊始,趣亦生”。这一环节在导入新课时进行,这是学习新课的重要一步。
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文时,我运用多媒体将介绍黄山的风景片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既获得了视觉上的满足,又感性地认识了黄山的秀丽景色驰名中外,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名于世。这是针对学生既蕴藏着学习的主动性,又有可能消失的可变的心理特点,把学生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
(2)师导读点拨,生质疑评议。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在整体上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利用学生初涉课文时提出的疑点进行提升挖掘,让学生“碰壁”、“遇险”,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中理解,理解再读。接着分组合作学习,在课中评议,并适时点拨,品评课文的语言美、结构美、思想美,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动积累,运用语言。
如我在教学《月光曲》一文时,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通过质疑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的情况,然后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为深入学习课文作准备。例如,初读课文以后,学生已经明白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两首曲子,这时,教师要让学生“碰壁”、“遇险”,对课文进行挖掘,为什么贝多芬弹完第二首曲子,没有向兄妹俩告别,就飞奔回客店去了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再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动积累,运用语言。
(3)师导情设境,生披文入情。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进入课文角色,创设情境,优化情境,引导学生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去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运用丰富的形象感染,真切的情感体验,潜在的智慧启迪,变单一的“听分析”为多侧向的感受。
如,《小珊迪》这篇课文中,小珊迪受重伤后还叫弟弟送还零钱这部分,先一起读一读小珊迪弟弟说的一段话。再演一演“小珊迪拿了一先令转身就跑了……”以后发生的故事,启发学生想象表演“小珊迪嘱咐弟弟送还零钱”的情节。进一步体会珊迪诚实的品质。
(4)师导练拓展,生举一反三。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依据目标设计有层次、多形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顺向迁移。这一环节教师要尽力提供机会,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创造条件,让学生全员性参与;指导方法,让学生全方位参与。
例如,《黄山奇石》的第二自然段是用并列的构段方法写的,在学懂了什么是并列段落以后,教师要及时导练拓展,“这篇课文还具体写了哪两块奇石,你能在中间加一句话,把两个内容连起来变成一个并列结构的段落吗?”学生就会模仿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去思考,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新知的能力。
策略之二:四步走的课堂教学结构——质疑、讨论、引导、点拨
第一步质疑:
学生基本扫除课文的阅读障碍之后,紧接着就是质疑课文内容,为下一步组织讨论、深入理解做好准备。质疑是这种课堂结构的基点。叶圣陶先生说,一篇好作品“要理解得透,必须多质疑,读过一遍再读第二遍第三遍,自己提出些问题来自己解答,是有效办法之一。这儿说的有效,就是增进理解的意思。”所以,我着力培养学生自学质疑,自己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起点。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如先从词句中发现、提出疑难问题,然后边读边想,自己试着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找同学讨论解决,还不行的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其次,读懂全文确定文章主线或中心,遵循主线或中心质疑、品赏文章的方法。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围绕总结句“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质疑全篇文章。
第二步讨论:
讨论是在学生各自质疑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使质疑得到深化。学生质疑的水平有高有低,理解不理解,领会对不对,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或不同见解在学生中或师生间讨论解决。讨论形式可以在教师的主导下,以二人、四人为小组或全班师生一起讨论,也可以先小组讨论,后向全班同学汇报交流。形成课堂教学的主体结构,多维的信息交流。“讨论”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抓重点问题、重点段落讨论。
如《黄继光》一文,学生围绕重点段中的“顽强”一词展开讨论,联系“持续”、“挪动”、“……望着……望着……望着……望着”等词句,领会黄继光的顽强战斗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讨论交流是学生探究的空间,要讲求实效,不求形式上的热闹,可有可无的讨论交流不要安排,讨论交流的时间要适当加以限制。为了防止讨论时间的空耗,教师要加强巡视与指导。
第三步引导:
(1)让学生自主决定预习方式。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指导他们自主选择预习方式。
如教《日新月异的电视机》一文,我给学生提供了几种方式:①“基础型”:即根据导读要求,借助字典正确读准字音,正确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②“作业型”:按导读、预习、课后思考练习的要求,带着问题边读边想,自读、自找、自练。③“自能型”:根据自已的学习情况,在自读中提出不懂的问题。这三种预习法,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为学生营建了自由、宽松、深究的学习情境,使之能积极发挥自己的潜能。
(2)让学生自己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先教给学生方法,然后指导学生如何依据课文题目、人物言行及重点、重点词语提出问题。
如教《南泥湾开荒》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开荒”是什么意思?南泥湾在哪里?谁在南泥湾开荒?他们为什么要到南泥湾开荒?再让学生自已去逐一解决问题,从而为解决课文中的重、难点奠定了基础。
(3)让学生自己寻找资料。讲课前,教师可以把寻找有关资料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
如教《万里长城》时,我要求学生查阅读有关长城的资料,如找一幅中国地图,在地图找一找鸭绿江和嘉峪关,收集一些有关长城的照片与民间传说,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掌握了很多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4)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让学生自己检测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如字词是否都理解掌握了,能否背诵精彩语段,能否做出课后练习题,学到了什么写作方法等等。从中找出不足,及时予以弥补,学习效果就更好了。
第四步点拨:
“点拨”贯穿讨论的全过程。我备课时把握住每节课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和学生的难点所在,在讨论中及时适当地点拨。点拨的原则大体是:学生理解到重点关键处,我给予肯定并加以强化,使理解巩固加深;学生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时,我启发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深化;学生理解错的,我给予启发指导,帮助订正;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部分,学生不理解的,我引导学生回到语言文字中去揣摩并讲透。教师站在教材的最高点统帅讨论的全过程,并随时有机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学法指导,教给学习规律。
如,《田忌赛马》这篇课文,在教学“转败为胜的原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点拨:一划出表现人物心理的词句,二研究这些词句对表达人物心理的特定含义,三朗读这些人物的不同感情心理。在此基础上,师生再来探讨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马快不了多少,齐威王傲慢、轻敌。
策略之三:教师指导,学生选择
(1)师创设可选的情境,生确定“选择点”。“选择点”即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又可以称之为教学定向。每节课或每篇课文都有许多个可供选择的教学目标,在选择教学中,师生一般根据单元目标和课后习题的要求,及学生情况和课文特点、重点、难点,一节课确定一个或几个选择中心。在此范围内,设计多层次的、有梯度的目标,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通过它,学生对学习有一种责任感和喜悦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2)师调控教学进度,生深化“选择点”。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和学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情,随时进行调控,选择活动更加有效。
(3)师紧扣教学目标,生回归“选择点”。学生在进行了充分的独立、合作学习后,每位学生对此训练点有了相当程度的掌握。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回归性学习,使他们从学习过程回归到教学目标上来。
(4)师超越教学内容,生迁移“选择点”。学习语言,形成语言能力,必须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走出来,走一个“来回”,进行迁移训练。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鼓励超越课本,坚持自己独到见解,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有创造性的想法,鼓励求异并在求异中求同,多做正面强化,多让学生体验成功。此过程中,学生或有感情地美读,或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说,或有新意地仿写等等。
教学片段:(袁曼丽老师《桂林山水》的教学设计)
1、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三人一组上网查找与桂林的山有关的资料。
2、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研读方式自学。小黑板出示研读方法:朗读体会、换词理解、比较发现、质疑探究、联系揣摩、看图领悟。
3、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组成临时小组交流。
4、汇报自己的学习所得。
生1:我发现写桂林的山“奇”和“秀”时用了打比方的手法,写“险”的那句话,虽然用了“好象”,但不是打比方。
生2:我从网上发现,桂林的山不只是课文中描述的那几座,还有独秀峰、叠彩山、洑波山、南溪山、芦笛岩、七星岩等都很有名。
生3:我对课文有疑问。我认为“骆驼”后面应该用省略号,因为那儿山很多,各种各样。
……
五、课题实施后的效果与体会
效果:
①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和学的双向运动。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
②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也就是说,我的教学模式要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③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亲自参与问题的解决,形成一种自觉持久的内驱力。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得到开发,得到唤醒,获取了操作悟性,会对教师的信息与指令产生批判性的、创造性的、发展性的以至超越性的能动反映。
体会:
1、在实施过程中,要对学生多作肯定性评价。当发现学生的发言偏离了教师备课的答案时,教师应当肯定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即便是完全错了,也要肯定学生积极发言的态度,告诉学生再仔细考虑,听听别人的意见,使学生不会因为回答有误而积极性受挫,而能注意聆听别人的意见,找出自己的不足。
2、要给学生多树立示范性榜样。一般来说,让学生观察同伴成功的作业过程,能够促进观察者的“自我有效感”,当“自我有效感”较低的学生观察到同水平学生成功的作业时,会增强他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同时,对于那些成功的学生来说,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自我有效感”会不断增强。树立示范性榜样的形式很多,如口头表扬、作业展示、作文范读、日记传阅等。
3、要多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各自的长处,尽可能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如朗读、表演、复述等,便他们在充分展示自己才能
时候增强学好语文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叶昂龙主编:《“自主式”教学设计荟萃》,宁波出版社出版,2002年出版。
2、《小学语文教师》杂志,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7、8)。
3、张贵新、侯国范主编:《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