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广州,高大的木棉树盛开着一朵朵火红的木棉花。
广州,曾是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之地,无数英烈血洒热土,于是人们称木棉树为英雄树,称木棉花为英雄花。木棉花,也理所当然成为广州的市花。
今天教《致女儿的信》这一课。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信中先讲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人与上帝”的故事,再进行精辟的论述,从而回答了女儿提出的大问题“什么叫爱情”。
“风雨木棉”的故事,成为我的“课头”。
投影幕上,显示出一男一女两个人,马上便有同学猜其是谁。有说是刘胡兰的,有说是江姐的。尽管没有一人说对,但已不错了,同学们至少从衣装、神态上判定准了人物的身份。我在黑板上庄重地写上“周文雍
陈铁军”,然后开始讲述。
故事档案:
周文雍,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广州起义时,他任工人赤卫队总指挥。陈铁军负责交通联络、抢救伤员等任务。起义失败后,1928年,由于革命的需要,他们便假扮夫妻,开展地下工作。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们被捕了。在狱中,他们受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不透露半点党的机密。
在互相配合的工作过程中,俩人彼此相爱,但为了革命事业却一直保持着纯洁的同志关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才将埋藏在心底的爱情公布于众。
1928年2月6日(正月十五),周文雍、陈铁军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于广州黄花岗。就在刑场上,他们举行了“婚礼”,他们向世界高喊:让反动派的枪声成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
多么可歌可泣的故事,多么震撼人心的高喊。时光流逝,世事沧桑,但人们没有忘记英雄,人们将英雄的事迹拍摄成了电影,那就是《刑场上的婚礼》。
投影幕上的,就是电影中的一张剧照。
人类的爱情是美妙的,繁衍后代,创造一切;人类的爱情是纯洁的,忠诚坚贞,生死追念;人类的爱情是唯美(高规格)的,需要高尚,真正之人。正因为这样,人类的爱情崇高而伟大,令上帝羞愧。
古往今来,人类赞美自己圣洁的爱情,美丽的诗文脍炙人口。
古往今来,人类歌唱自己圣洁的爱情,神奇的传说、动人的故事,耳熟能详。
“断桥”的奇美,“化蝶”的凄美……我问同学,谁能说出汉代的一个有名的爱情佳话。王熙芝同学马上说出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是的,卓文君的“当炉卖酒”何其华美。
二十多年前,我在收音机里第一次听老一辈歌唱家胡松华老师唱的《森吉德玛》。那蒙古族长调,牵引出一个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跨上了骏马,我离别了家乡,哪怕路途多遥远。为了心上人儿,我走遍了茫茫草原……”小伙子为了寻找被王爷抢去的森吉德玛,踏上了去远方的路。天苍苍,野莽莽,执著的小伙子风雨独行,无所畏惧。二十多年过去了,那悠悠情深的歌声则时时萦绕耳畔。是的,这则草原情歌,有着跌宕廖廓的苍凉美。
我哼起美国电影《爱情的故事》里的音乐,然同学们没能说出其名。这又有什么要紧呢,课堂上,同学们读文本,品词语,赏句子,共探讨,理解正在行进中。
我们突然发现,一个个爱情故事的背后,演绎的却是美与丑的对垒,正与邪的搏斗,善与恶的交锋,忠诚与虚伪的撕杀,自由对压迫的抗争……正是这样,人民歌颂神圣的爱情,神圣的爱情在歌声中升华。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这是这堂课的精华。
“爱情是什么?”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14岁的女儿提出这个问题感到激动,心跳得益发欢快。他认为女儿长大了,能提出这个问题是件好事。他没有回避,也没有敷衍。他认为解答这个问题是做父亲的责任,认为解答这个问题就是把生活的智慧,生活的本领传授给女儿。苏霍姆林斯基在《爱情的教育》一书就写道:“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曙光,这一时期需要积蓄力量,去创造美好的东西,其中包括为人类明智而勇敢的爱所创造的精神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会读懂的。
我们的同学也一定会读懂的。
珍惜中学的黄金时光,珍爱中学的纯洁友情,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莫让年华付水流。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匈牙利革命诗人裴多菲写的,它传遍世界,曾激励过多少争取自由解放的人们。
刑场是婚礼的殿堂,枪声是喜庆的礼炮,革命者正气吞山河,豪情凌九霄。在中国的土地上,在血雨腥风的日子里,周文雍、陈铁军两位英烈用生命,谱写出人类最最壮美的爱情乐章!
硝烟散尽,天空蔚蓝;春风化雨,万物生长。
岁岁年年,年年岁岁,生活在和平幸福之中的人们啊,在欢度元宵的时候,请不要忘记伟岸的木棉树,似火的木棉花。
同学们,呷一口清茶,讲一讲红色的故事,经典代代传扬。
同学们,点一炷心香,英雄常在,精神永放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