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对现代文阅读部分的表述沿用了去年的说法,科技文阅读方面对考生能力的要求和考查并没有作大的改动,文学作品阅读这一部分的考查在经历了客观题的淡出后也已渐趋稳定。所以考生复习时也要稳中求变:稳,就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变,就是开阔视野,涉猎新题型。
一、科技文阅读部分
(一)命题预测与备考方略
虽然考纲对科技文的要求基本未变,但透视2006年各地高考题对科技文阅读的考查,我们依然可以把握2007年高考对本部分考查的大致走向。
首先,在材料的选择上,06年17套高考题18篇科技文中,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的文章各占一半。由此可见,考生在备考时这两类文章要兼顾。当然,社科类文章主观性更强,考生多感觉比自然科学类的难读,可以更多地练习,以熟练掌握其阅读及答题技巧。
其次,在考点的分布上,“筛选信息”类题目所占比重最大,几乎每篇文章都有涉及,甚至有的省市一篇中设两道筛选题;“概括类”和“推断类”题目比重相当;“重要词语理解”类题目只有不到一半的文章涉及到;考到“理解重要句子”类题目的文章仅两三篇。这虽不能证明是一种趋势,但也体现出命题者现今更侧重对考查考生对信息的提取、整合能力,对内容的概括能力,以及对文章的逻辑分析能力。也就是说,命题更注重将科技文当作信息的载体来考查,而不仅仅当作语言材料。考生备考时,应在理解文章语言的基础上更多地训练自己对信息的掌控和分析能力。
再次,在题型的设置上,除北京卷、上海卷外,其他各地设置主观题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多数考生复习时可以以常规题型的训练为主,辅以近几年北京卷、上海卷中的主观题即可。
另外,在设题角度上,错误选项的设置基本从以往常见的几个角度入手,如: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强加因果、无中生有等。此外,设题时还有改变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混淆偶然必然、已然未然等“陷阱”。考生要通过训练,准确把握这些“陷阱”的特征,力求准确判断。
(二)解题步骤与答题技巧
第一步,勾画要点,理清思路,读懂原文。“答案就在文章中”是解读科技文客观题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因此阅读时要注意勾画要点,分清作者主要说的是什么,分了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哪些具体内容以便对原文的轮廓形成大致的印象。
第二步,审析题干,确定区间,辨别筛选。在对作品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认知所获得的印象,按题意要求,将信息还原。抓住关键词句,紧扣文本,找到题干所在相应语段、相关语境,辨识细节,追踪筛选。“定位对比”,相互印证。或求同、或求异、或求正、或求反,逐项审查排除题目设置的干扰项,从而找到符合题意的答案。
第三步,对照原文,分析选项,得出答案。把选项和在原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进行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二、文学作品阅读部分
(一)温故知新
在体裁的选取上,近年来文学作品阅读命题逐渐形成了散文一统天下的局面,200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卷中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基本都选用了散文,这种整体趋势在2007年高考中很有可能得到延续。从各地考查的篇目看,命题人一般选用现当代名家近期的作品,文章多典雅精工,文情并茂,既便于设题又便于对学生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的考查。在表达方式上侧重选取抒情性和说理性的散文,叙事类散文也有涉及;在思想内容上大体倾向于回归自然,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回归心灵,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两类。
2007年高考各地应该还会以现当代名家近期的抒情性和说理性的散文为主,在思想内容上仍会倾向于人性的回归和对人生的理性思索。“和谐”依然会是各地共同关注的主题,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肉体与精神的和谐等方面。另外,所选文章的内容可能会涉及社会生活的更多方面,文章的样式也将有所丰富,杂文、小品、随笔、报告文学等样式的散文也可能开始进入命题人的视野。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省市的试题开始选用一些外国作家的作品作为文学作品阅读材料,比如湖北卷和浙江卷分别选用了法国作家都德的作品《从阿尔卑斯山归来》和米·图尼埃的作品《平面的生活》。所以今年高考中,命题人在选材时可能进一步拓展选材范围,外国散文可能还会出现,但在全国卷中出现的可能性仍不大。
在题型的设置上,2006年各地所选题型依然是近年来常见的基本类型。但辽宁、福建、山东和北京等省市的试题中设置了鉴赏评价类的文字表达题,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设置了鉴赏评价类的选择题。
2007年各地的文学作品阅读题题型总体趋势应该是稳中求变,也就是说多数省份仍可能以传统题型为主,包括对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等。由于鉴赏评价类文字表达题的区分度较高,符合高考选拔性的特点,所以设置鉴赏评价类文字表达题的省市可能会有所增加,也不排除在全国卷中出现此类题型的可能。
(二)复习策略
1.广泛涉猎,熟悉各种类型的文章,特别要以高考题为主。只有有了足够的阅读积累和阅读体验,在高考时才能很快地进入文章,从而更好地进入答题状态。在阅读时,阅读的重点要落实,抓住文章主旨、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阅读的思路要清晰,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脉络,为作答做好充分的准备。
2.精读细做,掌握各个知识点的考查方式。
考生应吃透大纲,掌握大纲对各个知识点要求的范围和深度。作题时,应在精读文章的基础上,仔细揣摩题意,明确命题人的考查意图,进而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常见考查方式,以做到答题时有的放矢。
3.归纳总结,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
在训练时,考生要有意识地对各种题型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技巧,以期在考场上快速准确地答题。在具体作答时,要掌握几个“紧扣”:紧扣“题意”,牢记一切向题意靠拢,切忌答非所问;紧扣语境,做到一切从文本出发,切忌主观臆断;紧扣“主旨”,明确一切为主旨服务,切忌离题万里。
4. 强化表达,规范答题思路和语言。
考生在练习时应该注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力求思路清晰,分层分点,语言简洁,准确凝练。另外,要注意一些答题术语的运用,这样才能提高答案的准确性。
总之,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考前复习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考生要有针对性地科学地进行训练,力求全面、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