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人,我们的语文课堂的确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人文性凸显了,语言感悟强调了,合作学习体现了,探究过程重视了……然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我们发现在如今不少的新课堂上曾一度被视为“语文课堂教学主线”的语言文字训练大有被挤出课堂之势。如若这种说法有些极端的话,至少我们可以说,时下,语文课堂上一股漠视语言文字训练的潮流正涌动其间。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语言文字训练有如此的“失落”现象?我认为有下面三个原因:
其一,《 语文课程标准》 中有关语言文字训练提及甚少,全文只有一处提到“注重技能训练”。这也许是使一线教师产生误解的缘故之一吧!
其二,曾一度盛行的“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的教学思想在上世纪末,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大讨论,直至课改前夕,这种思想仍在大讨论中遭受不少专家、学者们的指责、批判,使一线教师开始迷惘,对语文课上开展语言文字训练“望而生畏”起来。
其三,课改后不少公开课、观摩课更关注了人文、感悟、互动、合作、探究、情感等等,课堂呈现出了比以往更热闹的景象,这也致使不少青年教师一味追逐“跌宕起伏”型课堂,“名正言顺”地取消了本不该取消的语言文字训练。
物极必反。语言文字训练在语文课堂中的“失落”必将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究其原因:首先,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训练”在课堂中的特殊地位。无可否认,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运用工具是一项技能,任何技能的掌握,都必须通过训练。对于广泛运用的语文,要达到十分熟练的程度,就更需要加强训练方能奏效。其次,尽管《语文课程标准》 中反复提到的“语文素养”较之“语文能力”,在内涵、外延上均有了很大的扩展,但究其本质,语文素养的形成也绝不是单纯由教师的传授完成的,而是由学生自主地把优秀的语文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涵养,这种内化必定是伴随着语文教育过程而持续进行的。语言文字训练,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古老的命题,得到了许多教育大家的认可、推崇。叶圣陶先生就说过:“语文是培养能力的课程,所以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要让学生反复地训练… … 训和练的关系,体现着教和学的关系。”
行文至此,我需要澄清一点:我主张语文课堂不应“淡化”甚至“失落”语言文字训练,而应将课堂植根在“语言”和“文字”这两块肥沃的土壤之中。但我也反对机械、重复的,毫无生趣的语言文字训练“卷土重来”。为此,我思考与尝试着如何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课堂”上让“失落”的训练“理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