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疑难解析

课后练习

1、《过秦论》铺写九国人多势众,是为了什么?极写陈涉的卑微弱小,又是为了什么?

《过秦论》疑难解析

《过秦论》对于秦国以外的其他九国──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势力作了极为铺张的叙述。

当秦国日益强盛、不断扩大疆土的时候,诸侯各国害怕了,于是,“会盟而谋弱秦”,“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它们集合结盟,商量削弱秦国的办法;采取合纵的外交策略,缔结了外交关系,互相支持,结成一体。它们不惜用“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重大代价,来招揽天下贤才;它们那里有以养士闻名的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它们会集了各个方面的人才,其中有不少能够“为之谋”、“通其意”、“政其兵”的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他们做了各种准备,便“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这使人感到,九国确是人多势众,秦国面对如此强大的九国联盟,其处境的艰危是可想而知的。

但事实不是这样。秦国面对九国已经兵临城下的百万雄师,却毫无惧色。它敢于“开关延敌”,大开关门,让敌兵进来。秦国不费吹灰之力,天下诸侯就已经疲困不堪了。九国的军队被打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落花流水。

文章写到这里,我们才明白了:原来作者铺叙九国的“强大”,实在是为了映衬秦国的强大。写九国是为了写秦国。把九国写得这样人多势众,却被秦国轻而易举地彻底击败,这才更显出秦国的强大来。正如《水浒传》写武松打虎,越是渲染那吊睛白额大虫的凶猛无比,就越是映衬出武松超乎寻常的胆略和勇力一样。如果武松打的是不足称道的幼虎或是什么猫、狗之类,那武松也就不足称道了。

至于作者极写陈涉的卑微弱小,目的也在于映衬。作者把陈涉和九国诸侯作了四个方面的比较,认为陈涉地不如诸侯,武器不如诸侯,军队不如诸侯,谋虑不如诸侯。按理,在这种情况下,既然秦国曾经轻而易举地彻底击败九国,那也就可以轻取陈涉了。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秦国不但不能胜陈涉,反倒被陈涉一举灭亡。一个卑微弱小的“四不如”诸侯的陈涉,却能够一举灭亡秦国,可见秦国已经“攻守势异”,不是统一前的秦国了。

如果作者不极力写出陈涉的卑微弱小,就不能映衬出灭亡秦国之易;如果把陈涉写得很强大,甚至比九国的力量还要强大得多,那也就不能充分表现出秦国的脆弱和国势的变化。

作者采用上述那种映衬的写法,有助于发人深思:为什么强盛了“百有余年”、曾经并吞天下诸侯的秦国,会如此迅速地败亡于卑微弱小的陈涉呢?这是为什么呢?作者“过秦”的深意已经隐含在这里面了。

2、秦朝的过失,只在“仁义不施”四字,为什么作者一直不说,到结尾才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贾谊写《过秦论》旨在“过秦”,在于指责秦朝的过失,为汉文帝提供改革政治、避免社会危机的历史借鉴,以为长治久安之计。

秦朝的过失,只用“仁义不施”四个字就说尽了。但作者一直不说,到篇末才加以点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好处就在于能够使读者造成悬念,在对比分析中逐步弄清问题的症结,逐步接近作者的观点,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文章的结论,收到画龙点睛、水到渠成的艺术效果,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作者先从秦国的兴盛写起,由初盛、益盛而极盛,作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这个时期,秦国不断强盛起来,战略上处于攻势,任何诸侯国都不能与之抗衡。即使象九国那样合纵抗秦,也终于土崩瓦解,“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到秦始皇时,国势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天下大局已定,在秦始皇看来,他的帝业已经成为金城汤池,牢不可破了,将自一世而至万世,子子孙孙,传之无穷。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秦国处于战略攻势的时候,是何等声显赫、威震殊俗,锐不可当!

可是,就在秦始皇力图巩固帝业的时候,亡国的祸根也就埋下了。他“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杀天下豪杰,收天下之兵。“执敲扑以鞭笞天下”,用暴政来统治人民。秦始皇一死,那卑微弱小的陈涉便“倔起阡陌之中”,“天下云集响应”,迅速灭亡了秦朝。

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到,当秦朝处于战略守势的时候,是何等脆弱无力、不堪一击、一触即溃!

攻时凌厉,守时脆弱,“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是为什么呢?

末段,作者进一步指出,“山东之国”的强大和卑微弱小的陈涉是“不可同年而语”的,但秦国却能够以一个诸侯国的地位和力量,“招八州而朝同列”,招今雍州之外的八州臣服秦国,使同列的诸侯前来朝拜入贡,然后“以六合为家”,统一天下。而在统一天下之后,却被力量远不如山东各国的陈涉一举灭亡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一个陈涉发难起事,竟然使秦朝的帝王宗庙全被毁灭,国家破亡,秦二世为赵高所杀,子婴为项羽所杀,成为天下人的笑柄。这是为什么呢?

文章写到这里,作者才最后点出:导致秦国“攻守之势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仁义不施”。这就是结论,也就是作者所要指责的秦朝的最大的过失。

篇末点题,妙在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3、《过秦论》一文是如何进行反复比照,逐层深化的?

作者为了论述中心,反复比照,逐层深化。先是远比,作者写陈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平庸,不成军旅,可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随即得到天下人的响应、支援,“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写陈涉起事如此之易,和前文写诸侯攻秦如此之难,遥为映照,对比鲜明,为下文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再是近比,从比较中引出议论。陈涉之位和九国之君比,尊卑悬殊;陈涉武器和九国之械比,利钝大别;陈涉之众和九国之军比,众寡悬殊;陈涉之谋和九国之士比,智愚径庭;陈涉有山东之国相“度长挈大,比权量力”不可同日而语。可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就激起了读者兴趣,为作者揭示答案蓄积了语势。最后是总比,总括前文两极对比,从而揭示题旨。总结全文时,总结了秦占地由小到大,广有天下,势力由弱到强,统制诸侯,统治由暂到久,长及百年。一夫毁七庙,宰割天下者反身死于人手,将秦与陈涉两方面都予以极化。这样,“何也”的设问就变得更强烈。层层递进的情势便迸发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便如水到渠成般自然,雷霆震空般有力。

4、《过秦论》一文在叙史上有何特点?

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史实作出高度概括。例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卬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又如:山东诸侯曾多次合从抗秦,皆被张仪等人的连横术所破,韩、魏、楚三国多次献地于秦,秦土日广,这是秦的“诈力”策略的胜利,作者把所有这些史实都集中到九国之师攻秦失败一事上来加以表现。说到秦统一全国后,则着重揭露秦始皇压迫人民的政策──这其实是“诈力”策略的继续。这个事实充分说明:秦在转入守势之后,“其道不易,其政不改”(《过秦论》中篇语),它的覆灭是不可避免的。

从以上分析还可以看出,政论叙史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而不讲求细节的准确。

5、《过秦论》的体裁是议论文,但为什么记叙却多于议论?这样写法有什么好处?

议论文,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文章。但它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从大量的事实中推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来,这才具有以理服人的逻辑力量。

记叙多于议论,这是《过秦论》的特点。文章以五分之四的篇幅,按时间顺序叙述了秦由弱到强,再到鼎盛,直至最后灭亡的事实,以此加以论证秦亡的原因。

本文的体裁既是议论文,为什么记叙却多于议论?因为本文的重点在于论秦之“过”。要论秦之“过”,就必须有大量的史实,把他作为议论的依据,说理的基础。所以本文一、二、三、四段基本上是叙事,叙述秦国逐步强盛的史实,极写六国合纵攻秦反而失败,为秦所并,显示了秦上升时期的蓬勃发展之势;然后又极写陈涉领导的义军,人少势孤却迅速推翻秦王朝,突出了秦亡之速。通过这样的叙述,用历史事实互相对照,得出了秦虽有百多年的兴盛史,败六国,吞诸侯,一统中国,威振四海,却亡于兵士疲的陈涉之手,乃是仁义不施的结果。在探讨秦亡原因的同时,其过秦讽汉之旨已意在言外。

本文叙述多于议论,其史实的叙述也是为议论作准备,作张本。如缺少足够的叙事,议论就缺乏依据,议论就流于空乏。有了足够的叙事,结论从叙述自然引出,就可少发议论而道理自明。这犹如水到渠成般自然,文意顺理成章,具有以理服人的力量。

查看更多
【《过秦论》疑难解析】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26368/
上一篇: 穷人自学提示
课后练习推荐
热门课后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