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所写的青春现在也完全可以打动我们

教案设计

问:今年是巴金诞辰100周年,我们也敬祝巴老健康快乐。巴金的作品我们都比较熟悉,但有些同学并不太喜欢像《家》这一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作品,认为读起来有点“隔”。

巴金所写的青春现在也完全可以打动我们

(温儒敏)答:巴金的《家》发表于1931年,写的是二三十年代青年的生活、青年的感情。

现在已经过去几十年了,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审美心理也和当年大不一样,年轻的同学阅读时有一些隔膜,是很自然的。属于经典的东西,对于后世的读者都是有距离的,包括对它所属时代的内容和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隔膜,会对阅读形成障碍。惟其是经典,才需要不断超越理解上的“隔”,去逐步深入,触摸人类智慧的积淀,总会有所得。如果阅读巴金之前对作品所写的社会历史背景大致有一些了解,就会消除一些隔膜。

问:通常有一种说法,叫“鲁郭茅,巴老曹”,把巴金放到和鲁迅、郭沫若、茅盾同一等级,可见其地位是相当高的。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巴金对现代文学的特殊贡献?

答:巴金从1928年开始写作,六七十年的创作生涯,一共写了20多部中长篇小说、70多篇短篇小说,以及大量的散文随笔,还有30多种外国文学译作。但影响最大的还是以《家》为代表的中长篇小说。我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成熟是在上世纪30年代。巴金和茅盾、老舍构成30年代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如果说茅盾的《子夜》等作品主要以社会剖析见长,老舍的《骆驼祥子》等小说主要刻画了市民社会的图景,那么巴金的小说则主要创造了一个“青年世界”。巴金的作品揭露了封建旧家庭的罪恶以及青年的反抗和追求,是激情如火的青春的赞歌,在30年代撼动文坛,拥有大量青年读者。当时的热血青年很难不被巴金作品那种热情所裹胁,甚至不少人读了巴金作品后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巴金在世界上的巨大影响及其对现代小说艺术的贡献,都是不可替代的。

问:巴金的作品好像比较单纯,也比较“水”,倒是容易读,但经不起咀嚼。您怎样评价巴金小说的艺术?

答:巴金的作品的确不算精美圆熟,特别是包括《家》在内的早期小说,不属于那种可以反复去推敲细读的作品。但其单纯、朴素、流畅,激情充溢,以情动人,善于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词汇、动势强烈的句式以及富于抑扬力度的语调造成一种浓烈的审美氛围,抓住读者。可能粗一些,但更能与青年沟通。巴金后期的作品风格比较圆熟,转向深沉,如《寒夜》也是杰作。巴金的散文也有大成就。晚年的《随想录》中有许多能借此理解“文革”,理解人性,同时也理解巴金为人的好文章,应当读一读。

问:常听到社会上有声音指责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理想,非常“现实”,缺乏使命感。青年读巴金的作品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答:那个时代的青年欢迎巴金,也是因为巴金为他们提供了“时代英雄”的偶像。而对于当代的读者来说,更有意义的,是巴金小说所体现的那种对理想的追求,那种使命感,那种青春的热情和奋斗精神。这正是现今生活中所缺少的。所以巴金对当代青年还是有意义的。

现今的文学作品比较缺少向上的力量,颓废的、虚无的东西对青年有负面的影响。我读过一些才十几岁孩子写的作品,已经在“看破”人生,一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样子,这很不正常。巴金作为一位使命感很强的作家,对当下文坛也有启示意义。

巴金主要是为青年写作,他是永远属于青年的。我们通过他的作品可以了解和感受另一种有激情有价值的青春。其实无论什么年代,青年就是青年,有理想有抱负有激情应当属于正常。巴金所写的青春现在也完全可以打动我们,感染我们。

查看更多
【巴金所写的青春现在也完全可以打动我们】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23377/
上一篇: 小抄写员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