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寄语】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同学们又回到课堂了,字典语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藤野先生》教案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祝大家学习愉快!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理解、积累“绯红、标致、落第、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抑扬顿挫”等词语。
⑵ 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写作背景。
2、能力目标:
⑴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⑵ 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品析“无非”“实在”“大概”“居然”“似乎”等副词对表达文意的作用。
⑶ 理清文脉,掌握本文的叙述线索。
3、德育目标:
⑴ 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正直的高尚品质。
⑵ 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同学以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1、理解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品评重点句段,领会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考虑和感悟人生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思想感情丰富深刻。引导同学揣测品读重点句段,悉心体会作品的结构方法和富含浓郁感情的语言。
2、研讨探究法:
散文回忆了作者在日本的留同学活和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资料虽多却井然有序。引导同学研析重要句段,如反语、副词的表意等,以求准确深入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
【课时布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时代背景资料。引导诵读,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通过研读典型事例,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忆和老师,三味书屋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先生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而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则如日后鲁迅在回忆中所说的:“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那么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这位给鲁迅以鞭笞的先生。
(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1、《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是鲁迅在北京至厦门这段时间写的,在广州编定。其时正是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的事物,来排除眼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抚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正是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的,当时他“是被学者们挤出了集团之后”,只好借这样一朵儿时的“小花”,来排遣寂寞,这是一。第二,《小引》还说明,原来集名是《旧事重提》,编定时,“我还替它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这一改动,是为了更符合散文的内容实际。因为,在苦闷失望中的鲁迅,当时经常回忆起儿时的故乡的瓜果。这组散文,正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的滋味的小品,就像鲁迅书桌上那盆“水横枝”,树叶青葱得可爱。所以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作一组晨曦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
2、时代背景:
⑴ 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的经历:
1902年4月,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与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并加入光复会。
1909年8月,由日本回国。
⑵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至1906年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时间则是在离别藤野的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最初,“梦很美满,预备毕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仙台医专学医时,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中神情麻木的中国人给鲁迅以很大刺激,促进了他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唤醒国民灵魂。写作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青年同学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和反动文人进行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同学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
(投影)
⑴ 注音:
绯红(fēi) 芦荟(huì) 油光可鉴(jiàn)
解剖(pōu) 不逊(xùn) 芋梗汤(yù ɡěnɡ)
匿名(nì) 诘责(jié) 瞥(piē)
烂熳(màn) 深恶痛疾(wù)
⑵ 释义:
绯红:鲜红。
诘责:质问并责备。
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文中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文中指考试不和格。
不逊:无礼。逊,谦逊。
托辞:借口。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
2、同学情读全文,理清思路,掌握叙述线索:
考虑:
⑴ 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转换了三个地点,请找出文中标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⑵ 文章标题是对全文思想内容鲜明精练的概括。据此,你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谈出自身的理解。
⑶ 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资料是围绕什么线索来组织的?
师生互动交流,探究文意。明确:
⑴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
⑵ 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围绕表示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这一中心组织资料。开头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是作者前往仙台的缘由,接着写初到仙台受到优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⑵ 在东京清国留同学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庸俗的生活,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作者两次易地求学,两次辗转奔走,无不贯衣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文章开头写对东京清国留同学的失望和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示;即便是往仙台途中记得的“日暮里”,也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记得“水户”,也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是作者爱国感情的又一表示;对初到仙台受到优待非同寻常的理解,也是强烈民族自尊心的表示;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也主要是因为他能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协助中国同学;最后,把怀念藤野先生的深情化为实际行动。
四、研读,分析藤野形象
1、同学采用跳读方式,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
2、同学根据阅读感知,以“藤野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的形式组织语句,选择角度概括人物形象:
同学积极考虑,精彩发言。
教师引导、提示:
⑴ 特点鲜明的肖像: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的医学教授。
⑵ 生活习惯角度:
生活俭朴。
⑶ 治学角度:
认真负责、治学严谨。
⑷ 对待同学角度:
热情诚实、循循善诱。
3、研讨:
⑴ 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示了藤野先生的什么精神性格?
⑵ “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同学交流研讨结果,教师明确:
⑴ 文中选取的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① 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担任的功课”,这些表示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
② 为“我”改正解剖图。体现了藤野先生对同学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
③ 关心解剖实习。从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一直关心“我”的学习,一直惦记着“我”的解剖实习,“我”考试和格了,他很高兴,如释重负。
④ 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这件事表示了他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
⑵ “我”对藤野先生的情感首先是感激、怀念,体现在:
① 装订收藏讲义;
② 悬挂先生照片;
③ 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然后是因“状况无聊”对没有寄信和照片的愧疚之情。
4、同学自由朗读,体会文章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
五、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1、《藤野先生》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学过与本文同一出处的课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宛( )如 驿( )站 教诲( )
瞥( )见 畸( )形 诘( )责
不逊( ) 匿( )名
以上是字典语文网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藤野先生》教案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