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试卷改革问题

教案设计

一、关于语基和知识题

语文高考试卷改革问题

语文高考改革的争端,最初集中在客观题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引进美国式的托福客观化、标准化模式,语文试卷上,客观题占了试卷的60%。经十年的实践,到九十年代末引起全民公愤,遭到全国各大报章口诛笔伐:刁难怪钻者,以学生教师为敌者有之;文字游戏,人为设置陷阱者有之;命题者知识残缺,伪问题荒谬答案者有之。更严重的是,荒谬的考题,迫使语文教学为题海操练所代替,从根本上扼杀了语文的人文精神。在强大的压力下,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顽强抵抗,节节败退,不得不作出让步----把客观题分值的硬性规定,改为各省自由决定。这是语文高考改革的重大胜利。标准化的客观题,在分值上大大减少,据统计,从原来的90分,变成现在30分左右。

这样大的改革幅度,对于语文教学应该是大大的解放,应试的、题海的教学模式,应该随之瓦解,教师、学生应该欢欣鼓舞才是。但是,实际上,第一线的反应,仍然令人困惑。应试式的题海战术方兴未艾,就连上海那样的文化高度发达的大城市,题海操练,仍然占着统治地位,一些乡村的中学,到了高三甚至干脆把语文课时间全部用来做题目操练。为害最烈者,题海的操练,还延申到所谓的补习中去。应试语文之顽强,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要解决问题,不能一味埋怨第一线的教师,问题根源,在于试卷。

表面上,客观题已经减少到1/3。但,改变的那些题型,大都是变相的客观题。表面上有一定主观色彩,实际上,是一种伪主观题。基本是知识点的填空。而所谓知识点,又并非确定的事实,而是鉴赏性的观点。此等观念,往往并无必然性,仅仅为命题者所认同,这就造成了难度。由此而产生操练的必要,旨在揣摩命题者的心意,掌握应试技巧。特别是,那些根本上没有任何改变的阅读题,这种题型,沿袭美国托福题型,依然故我,以不变应万变,仍然是刁难怪钻,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者,比比皆是。

这样的“改变”,与真正的素质教育,无疑是南辕北辙,问题在于,这不但没有引起第一线老师的非议,相反,不少老师倒是相当认同的。这种认同,表现为对真正的主观题,如作文题分值提高的抵抗。去年,福建省语文试卷,将历年置于开头的拼音和文字的选择题取消,将其内容放到作文中去考查。就引起极大的风波。有人甚至提出,以客观题的操练提高竞争力,是落后地区,弱势群体的一种优势。取消此种题型,就是对弱势群体的打击。这种扣帽子式的说法,至少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习惯和现状,紧紧地束缚住了这些老师的思维,他们把素质和分数混为一谈。其实,那种操练出来的效果,就是能一时获得某些分数,也是以牺牲学生的时间、青春为代价的。以同样的时间,真正进行素质熏陶,也许,并不见得,就不能相应地提高分数。

第二,我们的考卷,改革得不彻底。仍然为应试操练留下了极大的投机的空间。

第三,我们的老师想像力不够开放。难道除了托福模式,或者变相的托福模式,就没有别的的模式了吗?我在分析托福模式的时候,揭露过托福模式的几个特点。一是,名为选择题,实际上是是非题。四项选择,三项是干扰,只有一项,是要求考生作出是与非的判断的。二,有利于改卷的效率(美国考试服务中心的利润),不利于考生素质的发挥。三是,答案是惟一正确的,这是机械的,僵化的,违反当代多元文化哲学的。四是,标准化的、惟一的答案,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多元对话精神背道而驰。可惜的是,对于我这样论述,许多第一线老师感到困惑。他们无法想像,除了客观化、标准化的试题以外,还有什么更优越的阅读试题。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个理论问题,而是历史和现状的见识问题。语文考题,在1949年以前,就有过问答题,而且,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母语考试,还存在着一种基本上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的问答题。也许,举英语的例子,一些老师比较隔膜。举一个汉语的例子吧。在欧洲,许多国家母语是多元的,学历教育的母语考试,是可以在多样语言中任选的,法国公民可能选英语,德国公民可能选法语。值得一提的,中国公民,在欧洲也可以选择任何一种语言,其中包括汉语,只要及格,就能取得学历的承认。我看到一种国际学校的母语考试,这是在全欧美、拉美都得到承认的。他们的汉语考试就全部是问答题。

考卷提供了曾卓的《泥土的梦》。

考题是:1,诗人赋于泥土什么样的性格?

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试卷提供了一篇小说。

考题是:小说创作常常表现了作者的自我反省意识,你读了这篇作品后,觉得这个观点能否成立?

试卷并不提供任何作品,只是提出一个问题:

激情是诗人的生命。这是一种说法,联系本课本的诗歌作品,说说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戏剧创作:常常是人物面临一大堆难题,作家的才能在于如何结尾。

结合课本上的作品的结尾,谈谈你的看法。

应该声明一点,这不仅仅是汉语的命题模式同时也是英语和法语的命题模式。这样的命题模式,比之那些折磨学生的托福式题目不是更能检验出学生的素质吗?我们难道不能从中获得某种启发吗?从理论上来说,是肯定的,但是,从现实来说,许多老师、官员,对这样的主观化的,没有标准答案的命题,是望而生畏的。说来说去,就是害怕评分标准难以掌握。这说的是可行性。但,人家的评卷只给出一系列原则,就分别寄往有资质的人士,由两位各自在家里评分,由第三位作适当调整。人家可行的,为什么我们就不成?这里有一个思想问题,就是总是期盼一种绝对的客观的、任何人都能操作的标准。为了这种标准,就不得不把问题简单化,答案简单化。但是,太简单了,又不符合高考的选拔性要求,于是,就产生了一个做法,就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复杂化的法门,就是设置干扰项,设置陷阱,考生的判断引向岐途,对题目发生误解。这种模式造成的后果就是,从素质来说,问题并没有难度,但是,从考试技巧来说,则大有讲究。于是考试技巧变成了学习的重中之重。

当前语文考卷之所以没有根本的改变,就是这种“托福后遗症”。

这种后遗症,使得语文试卷,长期处于低水平的自我蒙蔽之中。这种情况,突出地表现在阅读题之中。2006年我省高考语文试卷阅读题,引用的文章说的是,公众中的思想观念,常常是由媒体的舆论制造出来的“固定的成见”。考题抓住一些似是而非的字眼,让考生在文字表现上捉迷藏。这也许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在根本上,却是没有道理的。因为,阅读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追随作者,弄清他说些什么,如果光是这样,就变不上学生的主体性了。而我们教育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学生的主体性,仅仅追随作者的阅读,就是没有主体性的阅读,是奴隶式的阅读。在课堂里,反复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而到了考试,没有主体性才能拿到高分。什么是阅读的主体性?就是分析和批判。文章说,公众的意见都是报刊媒体制造出来的“固定的成见”;那么,不同阶层、民族、性别有不同的“固定的成见”,如何解释?为什么这一部分人,不理睬另部分的报刊和媒体的成见?对“固定的成见”的选择,就说明,“固定的成见”,不是绝对“固定的”,而是会消解的。而且社会思潮发展变化,变化了的思想,据文章推理,应该也是报刊和媒体制造出来的“固定的成见”,那么前此的“固定的成见”,被后来的“固定成见”所代替,不断变化的成见,还能是“固定的”吗?

不把学生往有头脑主体方面去引导,而是,把学生往奴隶式的阅读去逼迫,这不是借助国家权力,推行愚民政策吗?

我们有些老师,老是强调阅读试题的重要,有极端者,甚至说,作文并不重要,因为中学、大学毕业出去,可能一辈子不写文章,但不可能一辈子不阅读。但,阅读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以主体和与文章对话。只有具有分析的,批判眼光的人才能与文章对话。附首贴耳地倾听谟,是培养自卑感的,是奴隶式的阅读,不是对话。在这一点上,我们有些老师,是不清醒的。

查看更多
【语文高考试卷改革问题】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19353/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