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马 说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本文通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基础梳理
一、字音
骈死(pián) 槽枥(cáo lì) 一食(shí) 粟(sù)
食马者(sì) 外见(xiàn) 不以千里称也(chēng)
二、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露,表现)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第一个食通饲,喂养)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呢,吗)
三、词义
1.一词多义
策:(1)鞭策,驱使,动词。如:策之不以其道。(2)马鞭,名词。如:执策而临之。
食:(1)餐、顿,量词。如:一食或尽粟一石。(2)通饲,喂养。如:食之不能尽其材。
能:(1)能够。如:安求其能千里也?(2)能力,本领。如:虽有千里之能。
2.词类活用
辱:辱没。形容词作动词。如: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形容词作动词。如:一食或尽粟一石。
千里:行千里。数量词作动词。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鞭策,驱使。名词作动词。如:策之不以其道。
尽:使......尽;竭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食之不能尽其材。
3.文言虚词
之:(1)代词,代千里马。如:执策而临之。(2)音节助词,无意义。如: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定语后置的标志。如:马之千里者。
以:(1)介词,拿。如:不以千里称也。(2)介词,按照。如:策之不以其道。
其:(1)表反问,难道。如:安求其能千里也。(2)表推测,恐怕。如:其真不知马也。
而:(1)转折连词,却。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顺承连词,来。如: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四、特殊句式
倒装句:马之千里者。
千里是中心词马的后置定语。译文:日行千里的马。
五、文学常识
1.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今河南南阳)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尤著名,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集在《昌黎先生集》里。
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写法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近。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剖析:作者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表达了对人君不能识别人才而埋没人才的痛惜,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同时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境遇。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马来喂养。
剖析:这一句充满委屈之情和愤激不平之气,把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和摧残人才的谴责表达得极为强烈,酣畅淋漓。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
剖析:这个结句,点明了文章中心,讽刺揭露了昏庸无能,不能选贤任能而报怨世无人才的统治者。
二、重点语段
世有伯乐至不以千里称也。
剖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文章一开头就是不平和牢骚。为什么要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呢?这句话的意义,不在于它的正面意思,而在于它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就是说:世上没有伯乐那样识马的人,虽有千里马,也只能被埋没,永远不会被发现。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第一句话还只是一种不平和牢骚,那么,这句话便是一种愤怒了。所谓千里马常有,就是说任何时候都是有千里马的。而伯乐不常有,则是说识马的伯乐,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有的。这也是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没有识马的伯乐,这还不是对现实的一种愤怒的否定吗?
在现实生活中,既然根本就没有识马的伯乐,那么,虽然是名贵的千里马,也就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能以千里马见称于世了。这自然不是千里马的过错,而是人的愚蠢。对于这样愚蠢的人,不言而喻,只配给他以轻蔑!
审美鉴赏
《马说》中的五个也字
也是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大多置于句末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有时也放在句中表示短暂的停顿,用来提醒读者注意下面将要说到的内容。这些用法看起来很平常,但运用恰当,也能表达出某些微妙的意思,引起读者的回味。《马说》中的五个也字就是如此。
这篇文章共分三段,每段最后一句都用也字收住。这三个也尤其值得品评,它们所表达的语气是由各段的内容决定的,同时又反转过来表达了作者在叙述这些内容时的感情状态。第一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即伯乐不常有。而写得有声有色的却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情形,即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这一形象的概括已经显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意。最后用不以千里称作结,再着一个也字,更流露出无限痛惜的感情。第二段从千里马的特点出发进一步揭示它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把责任归于食马者的无知,然后步步紧逼,到段末再用反诘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而这句话中的也字,不仅凝聚着作者这种强烈的感情,而且包含着诉诸读者的正义感的意图。第三段是全文的总结,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其间固然有作者的痛切之感,而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也跃然纸上了。
以上三个也字,都跟文章的全局有关,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可以说是全篇脉络的标志,是应当反复推敲的。剩下的两个也字都在行文中间:一个在句末,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也字,这是作者故作顿笔,有暂时了结、不再说下去的意思,可以省却一些无用的话。另一个在句中,即是马也,虽有......中的也字,则显然是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所造成的难堪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