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 人 ·文化——《胡同文化》教学课例

综合知识

教学目标

建筑· 人 ·文化——《胡同文化》教学课例

1、认识文章的“三环结构”法,培养学生用“三环结构”法解读文章的能力。

2、借助“三环结构”解读文本,师生探究文本中的“胡同文化”,在评价中再认识。

3、以文化眼光审视胡同文化,在讨论与探究中认识文化。

教学重难点

利用“三环结构”法,研讨文本,体味作者在《胡同文化》作品中所传达的感情。

教学方式

1、诵读与品味。

2、讨论与探究。

教学思路

一、教学导入:课前不说半句空

在废墟与城市之间,北京徘徊了将近两千年。最初的城虽已归于尘土,但无形的精神却穿透时空的墙壁,浩荡的走下来,它给这土地一种沧桑,一种庄严,一种沉积,一种回忆。古老的四合院就这样无语相依,见证着老北京人的生活,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胡同,一同来感受其中的文化。

(说明: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导语的设计,营造教学情景,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入情入境。紧扣“建筑·人·文化”,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的走向。)

二、以法入文:走进文本的“三环结构”

(一)认识“三环结构”法

教师:身为桐城三祖之一的刘大櫆曾说:“天下可告人者,唯法也。”品读文章也应有法可寻,唯此方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针对本篇文章,我们可用“三环结构”法研讨文本。何为“三环结构”?

明确:透视文本,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结构文章时立足三点:建筑、人、文化。建筑是人的建筑,人又是建筑中的人,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交织彰显了建筑与人的文化。三者互为表里,环环相扣,形成有机的整体,进而形成了文章特有的“三环结构”。

(说明:解读“三环结构”,为师生研讨文本,提供方法。)

教师:结合我们平时的阅读,大家能否举出有关“三环结构”的文章?

明确: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有多篇文章体现“三环结构”的特点,如:《道士塔》《莫高窟》《风雨天一阁》等。还有易中天的《读城记》、梁实秋的《雅舍》、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戴望舒的《雨巷》、柯灵《小巷》、史铁生《我与地坛》等。

(说明: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拓展课堂教学外延,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课下阅读提供方向)

(二)研讨文本: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教师:为学贵在致用,本节课我们一同运用“三环结构”法来品读课文中“胡同·人·文化”,在探讨三者关系中认识胡同文化。

注意要求:⑴立足文本⑵观点明确⑶语言优美

(说明:学生诵读课文,分组讨论,立足“三环结构”自由发言,解读文本)

1、人的胡同——北京城的巨幅图腾。

生: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和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参读课文第一段)

师:城的方正,影响了城中的人,说得真好!

生:胡同和四合院相伴相生,互相依偎,共同演绎着中国文化建筑史的传奇。(参读课文第五段)

师:建筑是城的图腾,是城的招牌,他创造了城,同时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解读着城,胡同和四合院在悠悠的岁月中诉说着北京的传奇。

生:北京的胡同和江南的小巷,一北一南,两道风景,成为中国城市的神经血脉。

师:说得多好啊,文化的力量和建筑一起流淌。

生:胡同里有“唤头”“惊闺”和短笛,令人心动之音,地道的京腔京味,令人心思向往。(参读课文第四段)

师:“天空未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胡同深处的吆喝声是北京城的音符,奏响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生:北京的胡同和欧洲的建筑一样,老而不衰,作为建筑“活”的历史,我们应保护这珍贵的文化遗产。

师:说的好,建筑是石刻的史书,是我们人类的财富。

2、胡同中人——北京人真有你的,嘿!

生:北京人易于满足,难以自取上进,成都人也不思进取,坐享其成。(参读课文第八段)

师:说的不错,自满是前进的绊脚石。

生:北京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自以为五味神在北京,其实他们心中什么神都在北京。(参读课文第八段)

师:道出了帝撵之下,天子之都中师心自用的北京人。

生:北京的胡同造就了北京人特有的平民意识,田园都市小民的荣辱不惊。正所谓“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师:坦然是平坦中的自信。这种坦然正是儒家说的“君子坦荡荡”的境界,从容潇洒之中,令人想到刑场上的大才子金圣叹,弹着《广陵散》赴死的稽康。

生:北京人爱看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冷眼看世界。(参读课文的第八段)

师:笑眉冷眼看世人,冷漠的北京人啊!真有你的!

生:胡同中养育的小平民,好像有违北京的大气之说。大上海,小市民;北京,小平民,不符合远古燕赵遗风。

师:城的对比,人的对比,对比之中见精彩。

3、胡同文化——北京文化的象征符号。

生: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忍字头上一把刀,老北京人一味顺受,总认为“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师:开门见山,切入要点,关于“忍”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找两名同学模拟朗读文中引入的《八月骄阳》的文字,一同体味胡同文化的精义“忍”)

生:胡同来源蒙古语,体现生活中文化间的包容与同化。

师:你很细心,能在细微之中见大千。

生:胡同文化的人情味很浓,如胡同的命名流露出浓浓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让我们徜徉其中体味到了田园牧歌的美。(参读课文第二段)

师:要点抓得好,浓浓的人情风味和乡土气息正是北京城式的田园风光。

生:胡同记载明清两代文化的发展史,是一个民俗文化博物馆。

师: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你很有眼光!

师:本文中的“文化”意识是多元的,传统的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八旗文化在文中也有体现。立足文本,你们有何发现?

生:北京历经千年濡染的文化古都,鲜明打上“胡同”烙印,形成特有的胡同文化,可以说胡同是北京城的象征,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象征。(参读课文第五段)

师:是啊,古老的胡同,是北京城的血脉,那中间流淌的是文化。

生:胡同奠定了安土重迁的胡同文化,这正是孔孟思想中的扎根文化、爱国爱家、同源同宗的体现。(参读文章第六段)

师:能够追本溯源,立足儒家文化,寻根思考生命之本,好!

生:胡同文化体现古老民族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会鸟”“养鱼”“养蛐蛐”“放风筝”,亲近自然,亲近大地。(参读课文第七段)

师:正如《天道》中所云“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这正是生命的境界——天人合一。

生:胡同中的“处街坊”,让我想到了农耕时代的遗风,人们看重礼数,正如刘心武《钟鼓楼》以写婚礼对厚重人情的缅怀。(参读课文第七段)

师:浓浓的风情扑面而来,处街坊“礼者,来而不往非礼也”。

生:胡同文化从属婉约美的范畴,既无壁立千仞之势,又无海纳百川之度,如比冯友兰说的“人生五境界”最高境界为宇宙之境,胡同就显得幽小,婉约了。

师:一婉约一壮美,给人强烈的震撼。

生:胡同中的人与人为善,与自然共存,坦然平和,构筑和谐。

师:说的好,立足人文,发现和谐,这说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不仅要发现和谐,更要从我做起打造“和谐文化”。

总结:大家立足胡同和人,进而阐释了自己眼中胡同文化。思维的灵光,虽闪现渐远,却留存我们的思索,胡同文化是博大的、多元的。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我们都有自己眼中的胡同文化。

三、比较拓读:对比之中见精神

师:说到胡同文化有的同学谈到了北京文化,二者是否可等同?

生:不可以,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中的一种。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象征符号。

师:说的好,大气的北京有大气的文化,如日中天的易中天又是怎样看待北京的呢?

(找同学配乐朗读易中天《读城记》片断,引导学利用“三环结构”法分析解读。)

这就是北京:古老而又鲜活,博大而又精深,高远而又亲切,迷人而又难解。它是单纯的,单纯得你一眼就能认出那是北京.它又是多彩的,丰富得你永远无法一言以蔽之。而无论久远深厚的历史也好、生机勃发的现实也好,豪雄浩荡的王气也好,醇厚平和的民风也好,当你一进北京,它们都会向你扑面而来,让你目不暇接;不知从何读起。你可能会惊异于现代都会的日新月异(有人说,三个月不到北京,就会不认得它了),也可能会留连于千年古城的雄厚深沉(有人说,即便在北京住上一辈子,也读不完它的历史遗迹),可能会沉醉于文化名邑的淡雅萧远(有人说,只要在北京的高等学府各住上一个月,就等于上了一次大学),也可能会迷恋于民俗舞台的色彩斑斓(有人说,北京整个的就是一个民俗博物馆)。所有这些,都会对每一个初进北京的人产生神奇的魅力,使之心旌摇荡,神志痴迷,不知所以。可以这么说,任何试图读懂北京的人,一开始,都会有一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易中天《读城记》)

师:易中天笔下大气的北京城,大气的北京人,交织创造了北京城的大文化,既有现代都会的日新月异,又有千年古城的雄厚深沉;既有文化名邑的清雅萧远,又有民俗舞台的色彩斑斓……

四、拓展仿写:走进满分作文

师:北京是一个说不尽的城,丰富的你永远无法一言以蔽之。

今年,北京高考作文的题目是“北京的符号”,这里我为大家选取了一位北京考生满分作文的两段文字,大家进行仿写,看看我们的距离有多远?

(给时间进行片断仿写,要求扣住“北京的符号”,教师随机点评)

走过史铁生在迷惘失落时徜徉徘徊的地坛,千年的古柏沉默不语,葱茏蓊郁,回望一眼,月季正开得烂漫,蝶儿正舞得热烈,仿佛母亲深情注视的眼光。

昆明湖边,有金岳霖的谈笑风生;菏塘月色下,有朱自清的抒怀。我走过窄窄的小巷,穿过长长的胡同,穿过深深的庭院,处处都是文化的气息,处处都是深藏不露的符号文化。

查看更多
【建筑· 人 ·文化——《胡同文化》教学课例】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16942/
综合知识推荐
热门综合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