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王舒传
王舒,字处明,丞相导之从弟也。舒少为从兄敦所知,以天下多故,不营当时名,恒处私门,潜心学植。年四十余,州礼命,太傅辟,皆不就。及敦为青州,舒往依焉。时敦被征为秘书监,以寇难路险,轻骑归洛阳。时辎重金宝甚多,亲宾无不竞取,惟舒一无所眄,益为敦所赏。
时将征苏峻,司徒王导欲出舒为外援,乃授抚军将军、会稽内史,秩中二千石。舒上疏辞以父名,朝议以字同音异,于礼无嫌。舒不得已而行。在郡二年而苏峻作逆,乃假舒节都督,行扬州刺史事。时吴国内史庾冰弃郡奔舒,舒移告属县,以吴王师虞斐为军司,率众一万,与庾冰俱渡浙江。前义兴太守顾众、护军参军顾飏等,皆起义军以应舒。
峻闻舒等兵起,乃赦庾亮诸弟,以悦东军。舒率众次郡之西江,为冰、飏后继。冰、飏等遣前锋进据无锡,遇贼将张健等数千人,交战,大败。贼遂入吴,烧府舍,掠诸县,所在涂地。舒遣子允之行扬烈将军,与将军徐逊、陈孺及扬烈司马朱焘,以精锐三千,轻邀贼于武康,出其不意,遂破之。斩首数百级,贼悉委舟步走。是时临海、新安诸山县并反应贼,舒分兵悉讨平之。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自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及侃立行台,上舒监浙江东五郡军事,允之督护吴郡、义兴、晋陵三郡征讨军事。既而晃等南走,允之追蹑于长塘湖,复大破之。贼平,以功封彭泽县侯,寻卒官。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谥曰穆。(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六)
7.下列句中以与以寇难路险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何不试之以足 B.以中有足乐者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可以一战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王舒淡泊名利,长期在家,多次谢绝官府的征召,对财物也毫不动心。
B.王舒有军事才能,在征讨逆贼苏峻的战争中,亲自率领军队在武康击败敌寇,斩首众多。
C.王舒为人忠厚,因在讨贼之战中多次失利,而主动上书贬职去节。
D.王舒颇具战功,在贼乱平定之后,因功被封为彭泽县侯,死后又被赠为车骑大将军。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 益为敦所赏 ② 舒上疏辞以父名__________
③ 诸山县并反应贼 ④ 寻卒官__________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王舒,字处明,丞相导之从弟也(2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斩首数百级,贼悉委舟步走。(2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晋书·石鉴列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晋书·王导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晋书·景帝纪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晋书·顾恺之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晋书·陆晔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答案:
(一)(18分)
7.(3分) B 8.(3分) B
9.(4分) ①益:更加。 ②辞:推辞。③并:一起。④寻:不久。
10.⑴王舒字处明,是丞相王导的堂弟。(得分点:句式、从弟各1分)
⑵斩首几百人,贼军全都弃船步行逃跑。(委、走各1分)
参考译文:
王舒字处明,是丞相王导的堂弟.王舒从小受到堂兄王敦知遇,认为天下多事,不愿博取名利,长期在家,潜心于学问.四十多岁时,州中礼聘任命,太傅征召,都不赴任。到王敦治青州时,王舒去依附他.当时王敦被征为秘书监,因为寇乱路险,轻骑回洛阳,当时财物金宝很多,亲戚宾客无不争拿,衹有王舒一无所取,更受到王敦的赏识。
当时将要征召苏峻,司徒王导想外任王舒作为外援,就授抚军将军、会稽内史,俸禄中二千石.王舒上疏以任所与父亲名讳相同而推辞,朝廷议论说字相同音不同,在礼制上不避嫌.王舒不得已只好上任.到郡两年苏峻叛逆,就暂任王舒节都督,行扬州刺史事.当时吴国内史庾冰弃郡来投奔王舒,王舒转发公文传告属郡,任吴王师虞骏为军司,御史中丞谢藻行龙骧将军、监前锋征讨军事,率军一万,与庾冰一起渡浙江.前义兴太守顾众、护军参军顾飏等都起义军响应王舒.
苏峻听说王舒等出兵,赦免了庾亮的诸弟,以取悦东军.王舒率众驻扎在郡中西江,作为庾冰、谢藻的后续.庾冰、顾飏等派前锋进据无锡,遇上贼将张健等数千人,双方交战,大败.贼人于是进入吴地,烧毁官府民舍,在各县抢掠,所到之处百姓遭受残害.王舒派其子王允之行扬烈将军,与将军徐逊、陈孺以及扬烈司马朱焘,率精兵三千,轻装疾进在武康拦击贼军,出其不意,击败贼军,斩首几百,贼军全都弃船步行逃走.这时临海、新安诸山县都反叛响应贼兵,王舒分兵征讨都平定.正好陶侃等到京都,王舒、虞潭等都因屡战失利,向盟府递送文书,自己贬职去节.陶侃派使者勉励晓谕,不接受.到陶侃设立行台时,上表任王舒监浙江东五郡军事,王允之督护吴郡、义兴、晋陵三郡征讨军事.不久韩晃等南逃,王允之追击到长塘湖,又大破贼军.贼乱平定后,因功封彭泽县侯,不久在任上去世,追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谧号穆。
晋书·石鉴列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晋书·王导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晋书·景帝纪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晋书·顾恺之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晋书·陆晔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