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着知了声好入眠

教学设计

枕着知了声好入眠

枕着知了声好入眠

谢传美

又到了盛夏。小时候生活在农村,一到这个时候,就能听到许多知了的叫声。知了们以自己特有的叫声来欢迎夏季的到来。

对知了的叫声一直忘不掉,因为我们曾经捉过很多知了。伙伴们多半是捉来玩的,用绳子拴住,然后看它如何飞。而我喜欢听知了的叫声,往往是将知了捉来放到蚊帐里陪自己睡觉。

在树上的知了是不容易捉住的。我们就找来个塑料袋,袋口圈上铁丝做成一个网兜,再绑上一根竹竿,这样一个捉知了的工具就成了。只要你循着知了的叫声去找,在树上某个部位发现了它,用这个简易网兜一罩,然后再迅速地把袋口一把摁到地上,当听到塑料袋里“扑哧,扑哧”地响后,知了就已经被套住了。因为被困的知了往往要拼命地撞击塑料袋,这时,你不要急着打开塑料袋,让它撞,等它实在累了,自然它就知道休息了,然后你探囊取物般十分容易地就捉住了它。当然,也有的知了十分敏感,不等你靠近,它就“呼”地一声,飞到了别处,在另一个地方朝你高叫几声,气一下你。

捉到手的知了并不一定都会叫的,有的是哑巴——哑知了,它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它是不会叫的。我们有个简易的方法去识别,用手一捏知了的眼睛它往往会叫,也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它的气门,还是被我们给捏疼了,会叫的一捏就叫。等确定了它确实是会叫,然后再高兴地把它带回家,放到自己蚊帐里,晚上就可以近距离听着知了叫声,惬意地让它陪睡。

当然,也不一定要捉会飞的,何况也不好捉,所以,我们一般从它还是蛹的时候就开捉了。知了是从地下爬出来蜕了壳成熟后才能飞的。起初,还都是蛹躲在地下,还不能称之为知了。那时候村里都是土路,路上往往都有知了的洞穴。

我们沿着土路找,发现一些隐蔽的洞穴,上面堆了点新土或者路表面裂开了很小的口。此时,你只要用手指头抠开泥土,将洞穴扒开,手指头往里面搅动两下,就能碰到它。此时,如果不告诉你这是什么,一般人很难把它和树上的知了联系在一起。有伙伴叫它“土蜘蛛”或者“土知了”。不管怎么样,你只要把它带出泥土,然后,放到家里养起来就成知了了。

我把它放到自己蚊帐里,往往是两三天后,它就蜕下壳,变成真正的知了了。好神奇啊,往往是晚上还是“土蜘蛛”,第二天天一亮,眼睛一睁它就变成知了了。它栖息在一边,身旁就是刚蜕下的壳。那时候,我就特别向往,要是自己也能这样就好了,也能蜕变成长着翅膀的知了,到天上翱翔。

知了蜕下了的壳可以做药材,村里有人收购,大人没空找这些壳。所以,一到夏天,找知了壳成了伙伴们最乐意做的事。

知了壳也让我有了些零花钱,伙伴们都感觉很荣耀,因为自己也能挣钱了。那时候跟大人们要1角钱很难,而1个知了壳就能卖上1分钱,10个就1角,100个就1元,1000个就10元,要是我找它个10万个,我能挣……我们经常这样盘算,但谁也没实现用知了壳致富的愿望。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如今,我搬进了城里,不要说看见知了了,能听见知了的声音就不错了。那天,不知道小区里谁捉了只知了,起初,觉得叫声吵闹得要命,不想一会儿我就听着听着睡着了。想不到,事隔这么多年,我对知了的叫声还是那么亲切甚至是依赖,听着听着就安然入睡了。

我很想知道个究竟,后来,听某位老师说,因为人是自然的动物,对自然的一切都感觉亲切。知了叫声是自然的声音,人很需要这样的声音。这下我才明白,为什么我们住久了城里,越来越喜欢农村、喜欢在周末去郊区走走,因为,我们是大自然的动物,我们需要更多自然的东西来陪伴,包括枕着知了声入眠。

查看更多
【枕着知了声好入眠】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16670/
教学设计推荐
热门教学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