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①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②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
【注释】①迎:迎接他出诊的人。②饧:táng 同“糖”。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2分)
名医戴原礼尝至京( ) ②治病辄效( )
【小题2】下面“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A.亲往观之 ' ' A3 b0 J0 U( d' V9 K B.走而告之! f' f" i5 D2 O/ O# S: E; T) ? C.原礼心异之7 V) K! T; f* j; e% C- e) C2 I D.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 b' E" J! T J C/ j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原礼心异之,问其故。
【小题4】请你一分为二地评价文中“医家”的为人。(2分)
答案
【小题1】①曾经 ②奏效、有效果(2分)
【小题2】D (2分)
【小题3】戴原礼心里对这件事感到很奇怪,问他原因。(2分)
【小题4】是一位好心(不失一定医德)的人,但是又是一位不懂装懂(自欺欺人,贻笑大方,不认字)的人。(2分)(答出一点给一分)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尝”是固定用法的字,只要有识记即可。“效”可根据语境作出推断,译为“有成效,有效果,见效”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 ABC均为代词,D为助词,“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
点评:平时学习中,对于文言虚词、多义词要多加比较,知道它有几个意思,并分别举出例句,积累下来。遇到多义的文言虚词、实词后一定要加以联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该词是什么意思,这样熟能生巧。考试时再遇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区别开了。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异”“故”,“异”应为意动用法的词,译为“感到奇怪”。“故”应译作“原因”。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4】试题分析:“文中医家的为人”要根据原文语句推断,有好的一方面,如“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表明好心,热心肠,负责任。但“不辨锡饧类耳”表明他不懂装懂、自欺欺人,这样的医者很可能会给别人带来生命之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的评价。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言行等做出有根有据的全面分析。题干中提示“一分为二”的,更要辩证的来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