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由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囚绿记》课堂实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师:老师先来解释这个标题——读文本事情之“表现”看其“表现性”。事情的“表现”就是事情的“情状”,“表现性”就是事情如此如此的“情状”所具有的内涵、性质。
比如,解读下面由“我”讲的小故事,以这个方法很容易读出耐人寻味的道理:
我在菜园里见到一条蛇。我一见到它,扭头就跑。同时,在我扭头跑的一瞬间,也见到蛇像箭一般射入蔓草丛中。结果,我和蛇之间什么都没有发生。
在这个小故事中,事情的“表现”是什么?从“我”这一方面说,“我”一见到蛇,立刻逃开了,表现出“我”害怕蛇;从蛇那一方面说,蛇见到“我”的一刹那像箭一般地射向草丛,表现出蛇害怕人。双方都逃离对方,结果相安无事。这又表现出一个道理——双方都各自害怕对方,那就没有伤害。这就是“恐惧和平”。
相反,倘若有一方不害怕对方,无论是人或者是蛇,很容易发生攻击现象。
从事情的“表现”如此去追问其“表现性”,便可以领悟出这样的道理。接下来就按照这样的路子去解读《囚绿记》。同学们注意,老师拟的讲课标题本身就是上述解读方法的体现。
1.从“我”的“选择”读“我”——爱绿。
师:先看一看“我”选择的小屋有什么“表现”呢?
生:“高广不过一丈”,“潮湿的地面”,“令人感到炎热”,“南边的小圆窗有个洞”。
师:显然,这个屋子小、潮、破、热。“我”选择房间时,还有选择余地吗?
生:还有几间房子供“我”选择。
师:在还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怎么就偏偏看中了它呢?
生:小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
师:“我”的这些“表现”表现了什么感情?
生:对绿的热爱。
师:这就是从“我”的“选择”这种“表现”来读“表现性”——爱绿。读这一部分,还需要特别指出文章写到小圆窗左下角有个洞,似不经意,但它为囚绿提供了客观条件。这一点很重要,使文章很严密。逻辑性是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给人一种必然这样而非那样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
2.从“对语”读“我”与“绿”之关系——爱生和谐。
师:从“我”选择小屋已经看出爱绿之情,那么,“我”在文中是怎样表白的呢?
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师:知道“涸辙的鱼”的典故吗?
生:有一条鱼困在车辙里快干死了,它盼着雨水。
师:这是庄子讲的寓言故事。以“涸辙的鱼”盼水之情来比自己盼绿之情,这个比喻使情感溢于言表。既然“我”这样地爱绿,那么,具体与绿藤怎样相处呢?
生:“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师:我们要注意“对语”这个表述,“我”与“绿”说话了吗?
生:“对语”不是用嘴,而是心语,是精神交流。
师:“我了解自然”,“它了解我”。这里还有一个典故。知道吗?
生:……
师:这还是《庄子》中的故事,写庄子与惠子的对话。庄子说,我知道鱼之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知鱼之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知我不知鱼之乐?我知自然,自然知我。这种“物”与“我”相知,显然是从《庄子》中的故事衍生出来的。
这种“物”与“我”交融的情境,在李白和辛弃疾的词中都有描写。李白诗云:“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辛弃疾词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对语”这一情状,极写“我”与“绿”的和谐。在爱绿的情感下,“我”的心情如何?“绿”的状况又如何?
生:我是“快活”的,心中充满“欢喜”。
生:绿藤也是惬意地生长着:“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
师:大家看,在双方相知对语的情境中“我”是“快活”的,“绿”是自由的。从这里,我们可以悟出真爱给双方带来的是什么。
生:相看两不厌,共欢共悦。
3.从“绿囚”的弱化读“我”之“囚绿”——易爱生害。
师:“绿囚”是文中的话,请问指什么?
生:“绿囚”指的是被囚的绿藤。
师:“囚绿”呢?
生:“囚绿”指把常春藤牵进小屋。
师:很有趣啊!语素倒一下,“绿囚”是一个物体,“囚绿”是一件事情。那么“囚绿”是怎么一回事呢?
生:“我”忽然产生了“一种自私的念头”,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装饰房间。
师:所以,常春藤做了“我”的“绿囚”。“绿囚”在小屋内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好像病了的孩子。”
师:当爱异化为占有的时候,被爱者会怎么样?
生:被爱者会受到伤害。
师:所以,我们再把这句话重新概括一下:当爱异化为自私的占有时,就意味着伤害。这就是从“绿囚”的变化看“我”之“囚绿”行为表现的表现性。易爱生害,变了味的爱会伤害被爱者。
4.从“绿囚”的“坚守”读其品格——生之尊严。
师:尽管“绿囚”在被囚的日子里身体发生了变化,但我们要看到“绿囚”的另一种表现——它一直“坚守”着一种本性。文章怎么说?
生:“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师:“我”看到绿藤被幽囚的表现,有几个表现状态的词“总”、“都”和“每天”,值得重视,它们与“朝”共同作为“绿囚”的摹状词,表现出绿藤一种品性——当一个顽强的生命体被不可抗拒的外力控扼的时候,外力只能控扼它的躯体,但不能屈服它按照自己的生存本性去生存的本性。这是绿藤表现出来的生之尊严,也是“我”对生命尊严的发现。现在大家明白“囚绿记”这个标题了吗?
生:明白了。“我”在囚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认识到了绿藤的坚强本性。
5.小结:表现性是怎样被思维出来的。
师:解读一篇课文,不但要注意总结事物的表现性,而且还要逐步地学习、锻炼能概括思想的思维能力。所以,老师把解剖事物的思维过程在讲台上再解析一下。
就以方才所讲“生存本性的坚守”为例来探究这一思想是怎样概括出来的。
大家看,绿藤是属于什么“类”的东西?
生:绿藤是属于植物。
师:我们再将它的所属“类”别扩大,是有生命的东西还是无生命的东西?
生:它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
师:所以,我们把它不再叫绿藤,而是一个“生命体”。你们说,绿藤被关进了小屋子里,不再说“关小屋”这样具体的行为,而是用一种带有普遍性的话语,你们会怎样表述?
生:被控制,被扼制,被蹂躏。
师:被谁控制呢?
生:被“我”。
师:我们也不再说具体的“我”,把“我”的内涵扩大,比如,把“我”看成一种什么什么的代表,怎么说?
生:社会势力。
师:在某种势力的控制下,绿藤的尖端、须、叶还总是朝着南边的窗子,这是植物的“向阳性”。这种“向阳性”是植物的一种天然属性,人们常说江山易改……
生:本性难移。
师:尽管是把“绿”的躯体牵进来,但不能改变它向阳的本性。
老师把这件事的思维过程列出来是这样的:
绿藤→植物→生命体,“我”→外力,牵藤进屋→被控制,尖、须、叶向阳→本性不移。
把这件事抽象、概括、升华为一种普遍的事理:一个顽强的生命体被不可抗拒的外力控扼的时候,外力只能控扼它的躯体,但不能屈服它按照自己的生存本性去生存的本性。
二、以“他山之石”对读互证,看人性共相
1.日本作家松尾芭蕉看“小花”与“我”凭窗对“绿”。
师:先读日本作家松尾芭蕉看“小花”的诗句:
凝神细细望/篱芭墙下一簇花/悄然正开放。
请大家品味一下,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生:写一个人正在看篱笆墙下开放的小花。
师:大家闭目凝神去想象,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生:“花”和“人”对望,“花”向人展示自己的“美”,“人”深情地关注着“花”。
师:这个情景和《囚绿记》哪一段可以相对应?
生:“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师:这两段太相像了。看来,《囚绿记》中的“我”与松尾芭蕉一样,他们此时都沉浸在“物”、“我”相知的境界中。
2.英国作家A·坦尼森“拔花”与“我”之“囚绿”。
师:下面我们再读英国作家A·坦尼森的诗句:
在墙上的裂缝中有一朵花/我把它连根一齐拿下/手中的这朵小花/假如我能懂得你是什么
请再品读这首小诗。大家想一想,墙缝中的小花是怎么来的呢?
生:我想可能是风儿将小花的籽儿旋落在墙缝中。
生:我想也许是小鸟儿衔着花籽儿在墙头歇脚时不慎掉落在墙缝中。
师:大家的想象很有趣。总之,小花儿的种子在墙头觅得一点儿可怜的生存之地。它在这里发芽、开花,为破壁断垣带来一点儿生机,它妨碍别人了吗?
生:没有。
师:但是,诗中的这个“我”却把小花“连根一齐拿下”。你们说,这位拔花的人“懂”得花儿了吗?
生:他只把花儿看作是一种点缀,只顾拿在自己的手中把玩。
生:也许他还会把花儿放在自己的鼻子下闻一闻。
师:但他没有想到,花儿也是一个生命体。只顾满足自己的某种欣赏欲念,不懂得怜惜花儿,不懂得尊重自然。请问,这种情景和《囚绿记》有什么对应之处?
生:“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枝条牵进我的屋子来,让绿色和我更接近……”
师:大家看,这“拔花”和“囚绿”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因为喜欢对方,而把它占为己有,丝毫不顾对方。
师:结果怎么样?
生:深深地伤害对方。被拔下来的小花会死掉,绿藤会变黄、变瘦,不放开的话,也许会枯萎死掉。
3.德国作家歌德对花儿作自我反思与“我”的心理矛盾。
师:我们再来品读德国作家歌德面对花儿的心理斗争:
我看到荫处/小花一朵/好像是明星/又像是明眸/我想采下它/它婉言道/难道采下我/让我枯掉
这首诗情感比较复杂。诗让我们共同体味“我”在花儿面前的心理活动。首先我们看到,“我”对花儿的心情是什么?
生:显然也是很喜爱。
师:何以见得?
生:在“我”的眼里,花儿像“明星”,像“明眸”。
师:所以,“我”想对花儿有什么举动?
生:“我”想采下它。
师:但是,“我”又看到花儿似乎在说什么?
生:“我”似乎听到花儿在说:“难道采下我,让我枯掉。”
师:可以看到“我”处在一种什么心理状态中?
生:“我”的内心处在分裂之中,有两个“我”在对抗。
师:哪两种对抗呢?
生:一个“我”喜欢小花,想采下来。一个“我”听到了小花可怜的质问,使“我”不忍心下手。
师:这是人性中“善”与“恶”的对立,斗争。大家看,这种情景与《囚绿记》又有哪些相对应的?
生:《囚绿记》中的“我”采取了“囚绿”的行动后,发现绿藤“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
生:尽管他不原谅自己,但“仍旧不放走它”。
师:最后呢?
生:要走了,临行时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隔了一年写下《囚绿记》,又怀念绿藤。
师:我们看到,《囚绿记》集三位诗人的情怀于一身,可以说《囚绿记》揭示了人们普遍具有的人性共相。《囚缘记》把人们共有的心灵起伏痕迹记录下来,这样做是把自己的文章作为放大镜,像大光明眼镜店的老板在柜台递给顾客的东西,通过这篇文章,让人们能够反窥自己,阅读自己。它告诉人们,如何正确对待“爱”、“占有”、“尊重”、“坚守”这些非常现实的生存命题——人要自觉地在内心深处对善与恶作反省,创造自己。认识生命的尊严,尊重不同生存者的权利,健全自己的人格。
课后作文:请就身边生活常见情景想一想它们的内在蕴涵,然后写一篇文章。
提示:
比如《堆沙记》,写孩童时代堆沙堆,堆越高,底越大。
比如《钓鱼记》,追逐水中鱼花,很难钓到鱼,沉心静气才能成功。
比如《细雨湿衣看不见》,记一次细雨中做事,细雨湿了衣裳没看见,等到发觉时衣服已湿透,写一写从“细雨湿衣”到“防微杜渐”的感悟。
以上就是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囚绿记》课堂实录的全部内容,更多语文资料请到字典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