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经典诗文教学有一 个好的倾向,即从唯教参是从的一元解读走向了多重 对话基础上的多元解读。多元解读使教师和学生的主 体性都得到了发挥,师生对文本的理解丰富、深入了, 课堂也活跃了,这正是新课程改革所期盼的局面。然而 人们在欣喜之余,发现了一种不良现象:多元解读的异 化。其表现是解读的过滥与过分。这种现象表面 上看是多元解读,但其危害不亚于一元解读。因为过分 异化的解读,带来的是对文本的误读,最终导致学生思 维混乱。
所谓经典诗文是指经受文学史检验的、富有多义性特质的、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经典诗文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多元解读的主体,是培养中学生审美和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针对多元解读中出现的混乱局面,特别是误读现象,找出症结所在,给予理论匡正,是十分迫切的,且意义重大。
从经典诗文阅读的结果看,异化的多元解读一般都缺乏理论指导,而正确的多元解读一般都有理论范正。实际上,经典诗文的多元解读是有理论基础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即历史学、社会学和当代文艺理论。
一、历史学与作者原意
所谓多元解读实际上是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来解读文本的意义。文本是有意义的,但文本本身是客观的存在,它自身并不能创造或解读自身的意义,创造和解读文本意义的是文本的作者和阅读者。文本作者创造的文本意义也就是文本的原意。要了解作者创造文本的原意必须借助大量作者本人的和同时代权威人士的佐证材料,并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思想,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揭示出文本的本来面目和文本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情感。这种以作者的生活经历、世界观、艺术风格、创作意图或动机为解读的出发点,以恢复作者的原意为解读的目标的方法就是所谓的历史学解读法。这种以求真为旨归的文本解读方法与历史学于史有征的研究方法以及实证求真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作者的原意也可称作历史的意见。
解读文本作者原意的困难在于史料的搜集和考证。其难易程度一般与文本历史年代的长短成正比,也就是说年代愈久远解读可能愈困难。因为年代久远,作者与证人已经作古,而史料难寻,因而难以举证。譬如《诗经》许多篇目的原意就因为缺乏同时代的史料而无法解读,只能形成后代考据家自以为是的多元解读态势。不过能不能解读文本原意的关键还是史料的丰薄问题。史料丰,即作者本人的说辞和同时代权威的佐证材料充实,则文本的原意易解,相反则难解。解 读作者原意这种烦琐严谨的考据行为一般为专家学者所为,不过普通的阅读者只要有良师指引,再加上勤于觅材勇于探究,还是有可能解读文本原意的。
中学生虽然阅历、水平有限,但在专家学者意见的指导下,在教师的帮助下,完全可以对经典诗文的原意进行有效的解读。譬如,解读《关腔》的原意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参考《毛诗序》和后代考据家的意见而得出是一首爱情诗的结论。解读鲁迅《呐喊》中小说的原意,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先阅读《呐喊自序》和《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等文章,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及创作意图,明白其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初衷;(1)若再参考鲁迅好友钱玄同等现代作家的意见,就能揣摩出作品原意。又如,要解读巴尔扎克《欧也妮• 葛朗台》等作品的原意,就可以参看《人间喜剧•序言》,再结合其同时代作家、评论家的意见,也就不难明了小说展示原始积累期间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主题。
总之,中学经典诗文原意的解读,一定要占有史料,重视作家和同时代权威人士的意见。因为在原意解读的过程中,只有知人论世 设身处地 涵泳体察,才可能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发现其创作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