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九年级下册)

教案设计

知识目标

秋水(九年级下册)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能力目标

1、通过自读,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培养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泾流、望洋兴叹、少、轻、殆、大方之家”等词语。

2、整理和归纳“焉、于、而”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理解河伯对海神的那番感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

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战国时思想家、文学家。宋国蒙人,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不愿和统治者合作。他一生贫困,身居陋巷,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服,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任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

〈〈庄子〉〉一书,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庄子〉〉一书风格独特,能将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象融为一炉,使抽象的逻辑思维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汪洋恣肆,仪态万千。〈〈庄子〉〉一书多用寓言故事,比喻生动。其创造的许多词语如:“朝三暮四”、“望洋兴叹”、“贻笑大方”等已成为现代汉语词汇中的宝贵财富。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要读出河伯的自满、悔恨的语气。

给加点的词注音并加以解释。

秋水时至

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

望洋向若而叹

睹子之难穷也

旋其面目

则殆矣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思考问题:

1、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2、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兴叹呢?

3、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

4、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

四、研读课文,分析讨论:

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2、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3、结合实际,谈谈本文给自己的启示。

五、自由朗读,尝试背诵。

六、课堂练习

1、整理归纳下列各词的意义和用法。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今吾子又死焉。

(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2)至于北海,东面而视。

(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2)性贪而狠。

(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4)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与“莫己若”的句式完全相同的是()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何厌之有?

(3)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4)国人莫敢言。

3、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轻伯夷之义(轻视)

(2)少仲尼之闻(名声)

(3)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

(3)我之谓也(说的就是我)

七、小结:本文使我们了解了庄子散文的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设喻巧妙,机趣横生的特点。。不仅如此,还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的认识是很有限的,只有开拓视野,不断创新,才能有所提高。

八、作业:

1、继续背诵课文,深刻领悟本文的主旨。2、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查看更多
【秋水(九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11876/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