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歌咏我的岗位。然而,我要在书海中采撷如花的词汇,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丰厚自己的底蕴,让孩子们栖息在我诗意的课堂。做一名诗意的语文教师,是我今后不变的追求。
还记得2004年9月我们一行七人赴上海学习的情景。在九月十七、十八、十九日三天时间内,在浦东新区海桐路尚德试验学校的大会堂里,可以说是专家云集、群星璀璨。他们渊博的才学,诗意的课堂,点燃了我尘封已久的心灵,使我突然有了股要做名师的冲动。那次远行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学习名师的教学技艺,不如说是对我心灵的一次彻底的洗礼。当看到来自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老师们簇拥着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签名、握手、合影时,我深深地感到,做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是多么的幸福!
在以后的日子里,《中国教师》《人民教育》等全国核心期刊,我有空必读。《给教师的建议》《叶圣陶文集》成了我的挚友。在书中,我结识了许多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和教育专家——于永正老师行云流水的课堂教学,窦桂梅老师执着的努力、燃烧的激情;王菘舟老师睿智的教学、诗意的课堂……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激起了我对他们的敬慕和向往。我常登陆他们的网页,关注他们的活动,拜读他们的文章,参与他们的论坛……他们传递给我教改的信息,陶冶着我爱生的情怀,馈赠给我教育的智慧。从中,我找到了自信,坚定了信念——我要做一名诗意的语文教师!向斯霞那样,象谢瑞那样,虽然,无情的岁月让他们容颜苍老,可满腹的经论使他们青春永驻。也许,我的愿望不能实现,但我前行的脚步不会停止。
当然,阅读仅囿于语文教学领域,那所得就非常有限。我的历史、地理知识可以说是很薄弱的,今后我一定要尽可能广泛涉猎历史、地理、哲学、美学甚至自然科学等,这大概就和蜜蜂采蜜一个道理吧。我想,底蕴也好,学养也罢,皆出于此。
有人说:“读写乃生命成长之双翼”。阅读是吸收、积累,写作则是自我吸收积累的外化。平常,因为生性疏懒,我常以忙为借口,只注重了读,而忽视了写。其实,写作更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阶梯。作为一名教了十四年语文的中年老师,我饱尝了语文教师的艰辛与不易:白天要尽教师之劳,晚上要尽家庭之责,读书写作的时间少之又少!但谁让我们为人师?我们别无选择。我想:如果日复一日,疏于写作,不仅会丧失语文教师的优势,而且我们将遗憾地看到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忙忙碌碌年复一年之后,除了一些久积尘封的备课笔记本之外,还能留下些什么?做一名诗意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勤于笔耕、擅于动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捕捉教学中的点滴,记下教学中的得失,使自己尽快成长。
当然,我清楚地知道,做一名诗意的语文教师要求是很高的,如:一笔好字、一表人才、一手好文章、一口普通话、满腔激情……我也很清楚自己离“诗意的语文教师”还有很大差距,但我坚信:快乐就在向着目标奋进的串串脚印里,脚总比路长。这也是我想起了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