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面对的许多闪动的生命,却被贫穷包围着。在我的记忆中,有无数个因为上学有困难而流下眼泪的孩子,泪水的背后有多少心酸和感人的故事。
绿意萌动的春天,生命用最积极向上的形式迎接第一缕温暖的阳光,它们冲破僵硬的泥土,顿时浅绿嫩黄点缀大地。
2002年2月19日 星期二 晴
日落后的黄昏,我还能感觉到春寒料峭。今天是学校收杂费的日子,我以为五六年级的学生有能力自己把92元钱带到学校,但是大部分的家长还是亲自到学校交。我今天认识了卫国的妈妈,她来给卫国交杂费,说到卫国的爸爸在一场车祸中去世,这位40多岁的妇女在我这样一个小女孩面前哭了。我接过她手中的一卷毛票凑齐的92元钱,我知道这带着体温的钱不用数,也许她数过很多遍了。92元,在这个总共有132个小学生的村庄里,说不上是天文数字,但一定是个了不起的数字,沉重的数字。
2003年2月21日 星期五 晴
宣布收杂费的第四天,仍然有三个学生没交,我算了一下自己的钱,只够垫两个。但我并没有催他们,我知道农村孩子的杂费,用老百姓的话说是“贵着呢!”去学校会计那交钱,得知几个班都没收齐,上年纪的冯老师说:“以后收杂费,要在春节前收,农民工刚打工回家,手头有结余的钱。”
李阳没有来上课,他妈妈下午硬是把他的书拿走了。听本村的人说,这个说着南方口音的妈妈,被窘迫的生活逼迫得不止一次因为钱打骂自己的儿子。在这残雪还未化尽的春天的黄昏,我分明感觉到聪明懂事的李阳,一定躲在某个角落里偷偷哭泣。
2005年2月23日 星期三 晴
“两免一补”这个让孩子们兴奋的词语,却让我忙了整整一天。因为家长们来签字,班上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够条件享受“两免”。我用大红印戳在学生的新书上盖上“免费提供”四个显眼的字样,他们的脸上立刻露出了憨实的笑容,暖暖的,像春日的阳光。
享受补助生活费200元的名额是有限的,条件中有一条是寄宿制学生。美林,当我宣布她的名字时,这个来自最边远小村庄——茅岭底村的孤儿竟然哭了。班里顿时安静极了,许多学生的眼里含着泪水。我读不懂孩子们的心情,我只能在日记中记下,这是发生在2005年春天一件真实的事。
2006年的春天,我的日记中没有关于交杂费的内容。因为我的32个学生全部不用交杂费和书费,他们可以一个不少地免费上学了。我的从教生涯少了许多悲情色彩,我不愿让学生们在求知的路上有太多的风雨。“两免一补”政策,像春日的阳光般温暖,给农村上学的孩子,铺了一条坚实的、温情的求学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