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命生命》一文的感悟

教学分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爱到情感熏陶,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的指导与引领,应始终遵循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情感与发展。因为每个接受学习的主体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维与心理方式。这就表现为同一班级接受同一教师的教学,却表现迥异。这是学习主体的学习风格所导致的结果。每个人的学习风格决定其学习活动的基本进程,因此,强调教学策略应根植于学习风格的不同,这是有现实意义的。

教学《生命生命》一文的感悟

那么什么是学习风格呢?学习风格就是学习者坚持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策略指学习方法;学习倾向指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学习风格类型众多,都有其优劣势。而针对每种风格采取适合的教学策略,会有很大收获。诸如:有的学生对什么事都很专注,阅读时会从细处着手,思考问题很精细,在个性上比较内向。这便属于沉思型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训练他快速反应的能力,有机会让他参与文体主持活动,改变在学习中的过分拘泥的学习习惯。有一例与之相反,上课不容易注意某个方面,只凭兴趣学习,阅读中容易走马观花,满足于“大概其”,这属于直觉型学生。这便要在他进行阅读时,及时给他体态语势的暗示,趁他走神时,故意提出问题,点拔他注意文中激烈的矛盾处,让他去追寻问题结果。当然,我们平时应该根据学生不同风格去采取措施,扬长而避短,提升学生有效阅读能力。这是自觉地从学习者的角度去研究他们,不断寻求教学对策,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作为学习主体的引领者,在遵循每个学生不同风格的同时,还要找出班内学生共性的风格,这才有利于正常教学的开展。因为班级授课有各种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执教者能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原则就是让学生与教材之间建立起一种“需要”关系,而要很好地建立起这种需要,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最终达到善学。有人指出:成功的课堂教学,实际就是一个教师发现和制造矛盾,学生化解和消除矛盾的过程。这是完全符合阅读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心理过程的。而教师善于制造阅读矛盾,主要参与依据是人的阅读心理而并非文章的序。这是符合“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规律的。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时,至始自终是研究人的一般阅读心理。即学生在阅读时最关心的是什么,这是抓住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矛盾点,学生化解和消除矛盾的过程。这是抓住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的关键又具有共性的问题,在对策上应斟酌。

如,生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也是不同的。《生命生命》一文的作者杏林子自身的境遇就是对生命进行顽强抗争的极好例子,而她对生命的强烈呼唤,在这篇文章中体现得如此强烈,只有真正感同深受了,读者的心灵才会与作者的感悟碰撞出共鸣的火花来。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选取的是一些平常小事: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跳感受自己的生命。却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化的,同一篇文章,学生的理解往往各式各样。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按照伊瑟尔“空白”理论,文本给读者留下了不确定的空白,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空,进行再创造。我鼓励学生对教材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的研读、赏析部分,通过学生朗读感知课文,选读语言材料,寻读、品味语言的形式,让学生体验读书的过程,得到过程中的求知之乐。朗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学生的朗读,不仅要达到原有要求的顺畅,而且要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的不同来传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传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如对课文第二个事例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练习,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当然,文章的语言很精练,富有韵味,单靠朗读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语言的品味。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对生动优美的语言进行感知和品味,提出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如教学过程中设计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合作讨论选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以课文第三自然段为例:

生:“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写出小瓜苗顽强的生命力;“冲破”、“不屈”体现生命的顽强;“仅仅”写出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泥土的恶劣环境下,体现出对生命的执着;“竟然”突出我的惊喜。

这些汇报充分体现出每个学生不同的阅读层次和阅读体验。

读罢全文,让学生谈感受,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生命的认识。

生:生命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人总是要死的,选择死亡的方式可以不同;生命是宝贵的,应该活得精彩。

教师由此引导:

“请用下列格式说话:‘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而美丽’,再联系到生活实际。”示范引领: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自强不息而美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又瞎又聋,但他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终于“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生:思维非常活跃,回答时语言表达非常精美。

生:我感受到生命因为奋斗而美丽,像居里夫人,一生都奉献于发明上。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顽强拼搏而美丽,张海迪阿姨下半身不遂,但她顽强与命运抗争,而《轻椅上的梦》成了激励青年上进的明灯。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助人为乐而美丽,雷锋的一生都用于为人民服务中去等。这个环节的设计能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体会到,阅读中放手让学生去读书,尊重他们的阅读兴趣,鼓励自我阅读,随着阅读地不断深入,阅读理解也有了提高。

查看更多
【教学《生命生命》一文的感悟】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04935/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