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南楼①
范成大
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②。
汉树有情横北渚③,蜀江无语抱南楼。
烛天灯火三更市④,摇月旌旗万里舟。
却笑鲈乡垂钓手⑤,武昌鱼好便淹留⑥。
[注]①鄂州南楼:鄂州,今武汉市武昌。南楼,以东晋时镇武昌的征西将军庾亮游此而著名,是当时武昌城的一个谯楼,在湖北鄂城县南。范成大登临的是黄鹤山上的南楼。② “黄鹤”句:在南楼附近有黄鹤楼,借用骑鹤仙人的故事。③ “汉树”句:点化崔颢《黄鹤楼》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④三更市:夜市直到深夜。⑤鲈乡:指作者故乡苏州一带鱼米之乡,暗用张翰在洛阳思吴中鲈鱼脍之典。垂钓手:指隐者,用以自喻。⑥武昌鱼好:化用三国时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鉴赏提示]范成大(1l26一ll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起居舍人等职。乾道六年 (1l70)使金,不畏强暴,词气慷慨,几乎被杀。还朝后在静江、成都、建康等地任职。累官至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辞官后退居故乡石湖。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这首诗是诗人在淳熙四年(ll77)自四川东归,八月中秋前一天到达鄂州,中秋夜,受当地官吏的招待同游南楼而作的。首联点出在中秋夜游南楼的时间和遐想。颔联写南楼形胜。颈联写鄂州和江西的夜景。末联抒情,自嘲流连鄂州景色,不如早早回乡的心情。
偶 成
朱 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①。
未觉池塘春草梦②,阶前梧叶已秋声。
[注]①光阴:指时间。②觉:醒。
[鉴赏捉示]朱熹(1130一l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晚年自称晦翁、遁翁。微州婺源 (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淳熙年间知南康军。宋光宗时曾知漳州、潭州。宁宗即位,召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但在朝仅四十多天,便因冒犯权贵而被罢免。他是集宋代理学大成的思想家,其思想体系影响深远。他是宋代理学家中文学修养最高的人,对文学艺术有很高的欣赏趣味,论诗论文都有精辟的见解。他的诗歌最值得重视的是取材于大自然的作品,能以一个理学家的心胸眼光,敏捷地发现山水景物之妙,善于描写冲淡幽远的意境,表现心源的澄净清明;还善于通过景物的描写寄寓学理悟道的情怀,或暗喻治学的心得;更善于表现对大自然生机春意的观照与领悟。这首诗勉励年轻人要爱惜时间,刻苦学习,不要浪费自已的青春。
观书有感 (之二 泛舟)
朱 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①。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江中自在行。
[注]①费冲:同“艨艟”,古代一种战船。
[鉴赏提示]《观书有感二首》大约作于绍兴三十二年(l162)前后,写读书治学的体会。朱熹的三传弟子王柏说:“前首言日新之功,后首言力到之效。”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叙述、
描写,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猛涨,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像鸿毛那样浮了起来。后两句是议论,是对上两句哲理的揭示。当“蒙冲巨舰”因江水枯竭而搁浅的时候,多少人费尽力气推,都是枉费,哪能推得动呢?可是严冬过尽,春水方生,形势就一下改变了,从前推不动的“蒙冲巨舰”,此日在一江春水中自在航行,多轻快!这首诗给人的启迪是:别做在干岸上推船的蠢事,而应为“蒙冲巨舰”的自在航行输送一江春水。
忆君王
谢克家
依依宫柳拂宫墙①,楼殿无人春昼长②,
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③。
[注]①依依:形容柳枝招展。宫墙:指北宋故宫。②楼殿无人:宫殿已被金人抢掠一空,后妃宫人也尽数掳走。暗指国破家亡。③断肠:形容极度哀伤。
[鉴赏提示]靖康元年(1l26)十二月,金人攻陷汴京,二年春,徽、钦二帝及在京的皇族全被掳走,宫殿、京城被洗劫一空,北宋灭亡。本词是作者在宋徽宗被掳,中原易主,自己在乱离中来到江南以后所作。这首小令字数虽少,含蓄凝炼。作者多从对面落笔:伤感眼前春色却写故宫之春,追思旧时繁华却吊今日无人,欲吐故国之情却说宫柳多情,春燕无情,作者亡国之痛发自肺腑,千万情感结于数语,故能如此凝重深沉,力透纸背,感人至深。
寒 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①。独立疏篱趣未穷②。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①并:合,合并。②篱:篱笆。
[鉴赏提示]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号所南,自称三外野人,连江(今属福建)人。少为太学上舍,应博学宏词试。元兵南下,痛国事日非,上书,不报。后隐居苏州。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它通过对菊花的歌颂,表现出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
道中喜雨①
曾 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②。
一夕骄阳转作霖③,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④,且喜溪流岸岸深⑤。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⑥。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⑦。
[注]①此题为编者所加。②苏:今江苏苏州。秀:秀州,今浙江嘉兴。③霖:一连数日的大雨。④此句语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⑤此句语出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⑥最佳音:这里指雨打梧桐的声音。⑦岁:指一年的农事收成。望岁:盼望丰收年成。
[鉴赏提示]曾几(1084一1166),字吉甫,号茶山居士。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祖籍赣州(今江西赣县),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提举淮南东路茶盐公事等职,后因反对秦桧议和被罢官。秦桧死,重得起用。他作诗以杜甫、黄庭坚为宗。语言轻快流畅,音律和谐,不事雕琢,也讲究字句的锤炼。
这是一首充满轻快旋律和酣畅情致的喜雨诗。这年夏秋间,久晴不雨,秋禾枯焦。至七月二十五日夜间止,大雨三日,庄稼得救。诗人欢欣鼓舞,写了这首七律。时为浙西提刑任上。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颔联正面写一个 “喜”字,表现出一种体恤民艰的崇高感情。颈联承“且喜”句。末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
山 馆
余 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①。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②,畲田得雨肥③。
渊明谁送酒④?残菊绕墙飞。
[注]①竹扉:竹子做的门。②远岫:远处的峰峦。③畲田:开垦过三年的田。④渊明:陶潜,陶渊明。
[鉴赏提示]余靖,生平不详。余靖因支持范仲淹改革,被贬官。此诗大约是他晚年所作,有陶潜、王维田园诗的遗韵,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带孤独惆怅之情。首联描绘了一幅凄清孤寂的图画。颔、颈两联是诗人近看远眺的秋天景色。末联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孤独惆怅的心情。全诗采用由近及远、从景到情的写法,过渡自然,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