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一种生存与发展战略

教案设计

一、学校文化是包含着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行为文化等在内的学校意识和经验体系,是学校积累和建构起来师生共同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建设:一种生存与发展战略

从学校管理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陈玉琨教授的“学校发展三阶段论”中阐述得非常充分: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校长、制度与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在学校发展的第一阶段,学校的管理主要依靠校长的观念、人格与能力,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学校发展的第二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依靠一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在学校发展的第三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依靠校园文化与校园精神。这是一种从必然走向了自由。

陈玉琨教授指出,我们有三大认识误区,一是认为校长无关紧要,校长是重要的,但仅靠校长是不行的;二是认为制度是束缚,其实没有束缚就没有行为的宽松,就没有群体的和谐;三是认为文化虚无飘渺,学校文化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发挥引导、规范、激励全体师生的重要作用。文化如果已经融入人们的血液中,它就是无坚不催的力量。

陈玉琨教授所说的校园文化与校园精神,其实就是学校文化。显然,按照三阶段理论,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较高阶段的产物,是学校发展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和台阶。

虽然学校文化建设如此重要,但长期以来,学校文化建设并没有在学校实践的层面受到相应的普遍关注。从“十五”后期到现在,江苏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文化建设开始逐步受到重视,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趋势,主要原因是:

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十五”期间,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江苏基础教育的发展基本完成了危房改造、布局结构调整、学校信息化建设等任务,学校的物质建设、硬件建设升级换代,为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相当一部分学校开始有可能、有条件、有需要从外部建设转向内部建设,从硬件建设转向软件建设,从局部能力的提高转向综合实力的增强。在全社会对基础教育发展高度关注,家长希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的背景下,学校直接面对社会和市场的选择,教育质量、教师水平、教育管理、学校形象等越来越成为学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对学校文化建设提出了强烈的呼唤和要求。“十五”后期,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课程改革进入了高原期,成绩、问题、矛盾并存,各种意见、反思、批评不绝于耳。其中,课程改革的相当一部分问题和矛盾,是课程文化、学校文化、教育文化转型的必然,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想、教育价值、教育选择的文化冲突,实质是深层次的文化问题。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践操作中普遍存在着形式主义和反智主义倾向,实质是成人文化、成人思维取代儿童文化、学生思维的表现,是成人的另一种包办代替。又如关于知识与经验、知识与生活、知识与发展的关系讨论,尤其是针对新课程的知识完整性和体系性的质询与批判,基本上立足于知识本位的立场,而不是学生发展的立场,尽管看上去是以知识经济社会为由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以学生未来发展为借口强调对学生终身负责。再如关于课程权力分享的问题,一方面行政和学校均习惯于计划、集权的传统方式,另一方面行政的职能转变、学校的自主发展仍然缺少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在缺少新的制度文化支持的条件下,教育行政部门区域推进学校自主发展仍然需要通过行政推进的方式,采用统一和集权的手段。课程与教学的变革,需要新的课程与教学文化;新的课程与教学文化,需要形成和建设新的学校文化。这是课程改革的自然进程。

学校自主发展意识的觉醒建构着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和自觉意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唤醒了学校自主发展的沉睡欲求,使学校发展主体校长和教师超越了自身实践和经验的局限,形成了初步的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课程开发权力的实际拥有和课程资源建设的现实需要,使学校获得了自主发展的相对空间;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研究的提倡,使学校获得了形成共同愿景、分享经验、共同成长的制度化的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自主发展的内在需要被唤醒和激发。“十五”后期,基于课程改革平台的学校自主发展成为强大的内部动力,唤醒了学校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学校物质建设、制度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越来越突出文化概念和理念;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学校的整体的发展、内涵的提升、特色的形成,与学校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形成学校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和迫切追求。

二、学校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意味着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了新的水平和高度。显著标志是,将学校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近义词甚至同义词。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学校文化是一种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战略。

作为一种发展战略的学校文化建设,应具战略制高点的性质:统领学校发展各个方面,物质与精神、外在与内在、制度与组织、行为与形象等;形成内控性的学校发展,重视和强调学校发展的自主性、内源性和独特性;创造可持续的学校发展,更关注学校发展的持续力、生命力和创新力。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校园文化建设,总体上脱离学校教育教学的主体性活动,从属于学校物质建设的低层次、低水平的现状,而今天的学校文化建设呈现出以下四方面的新面貌和新特点:

一是将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与学校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十五”后期,学校自主发展的显著标志之一,是全省中小学高度重视学校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研制,而紧密结合学校文化建设,从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思考学校的发展,则是新一轮学校发展规划制订的鲜明特点。

大体上可划分为以下三种层次:一是部分学校在学校发展规划中,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重要工程之一,与德育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师资队伍建设等并列;二是部分学校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并有意识地将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三是部分学校从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来研制学校发展规划,以学校精神——学校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教育哲学的研制,以学校精神文化如校风、教风、学风等的重新制订、阐发与解读,来引领、建构和形成学校基本发展思路、主要发展目标和各方面工作。

将学校发展规划与学校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使学校发展具有了重要的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文化灵魂,而且使学校文化建设具有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战略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是将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文化包含着课程文化,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的重大发展,对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十五”后期全省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已形成将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核心工作的自觉意识,课程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的一致性和匹配性,丰富和扩展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使学校文化建设进入了课程与教学层面,实质性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将课程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文化建设范围,要求学校文化建设的全部工作着眼于学校的培养目标,围绕教育教学、课程开发和课堂教学,而不局限于表面化、形式化、短期性、突击性的所谓“文化活动”,即每学期一次的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等。将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校文化建设与每一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联系在一起,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相结合,成为全体教师、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常态性的学校生活。

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校文化建设不再游离于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之外,而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生存方式。

三是把形成学习型的组织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

“十五”后期,全省相当一部分中小学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把学习型组织建设作为重要目标和任务,这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的又一重大发展。

应该认识到,学习型的组织文化应成为学校文化的底色,即无论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都必须是学习型的学校;学习型文化应成为学校行为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必备要素,因为它是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内在保障。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学习活动的特定时空,应该首先成为学习型的组织,应首先建立学习型的文化,学校应成为主动学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基地和服务中心,应不断培养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合格公民。

学校发展要求形成学校学习行为,要求建设学校学习型文化,这里的“学习”由于强调“学校”的规定性而不同于以往的“学习”,具有鲜明的学校组织和行为的特质:它是一种基于学校现实问题解决的学习,是一种实现学校发展共同愿景的学习,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校本学习和研修;它是一种在个体学习基础上强调群体学习、伙伴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经历,提倡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分享、相互支持和共同成长;它是一种前喻学习、同喻学习、后喻学习并行和共存,强调学习者之间(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群体、教师与学生)的平等、民主和互塑的关系;它是一种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从而不断指向实践改善和行为提升,不断推进学校发展和特色形成的过程。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建立一种学习型的文化,形成教师群体学习、研究、创造的意愿和行为,建立面向实践、面向问题、面向经验的校本化的学习、培训、研修制度,是新课程所体现的新型教学文化的内涵与规定。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能否适应这样的要求,关键在于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师首先要成为全面的、充分的、有个性的人,教学才能充满智慧、个性和创造。全面提高教师自身文化内涵和综合素养,需要形成教师个体和群体自主、积极、终身的学习,把学习内化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只有建立一种学习型的学校文化,才有可能为教师的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提供环境、条件和氛围。

四是将学校传统、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建设融为一体。

“十五”期间尤其是“十五”后期,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自主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促使人们更自觉地思考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开始走出简单地否定与肯定的怪圈,将继承学校传统、形成学校特色与建设学校文化有机统一起来,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的重要发展。

将学校传统、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建设融为一体,要求学校文化建设关注学校的历史传统、敬重学校的文化积累,回到学校的历史文化中重新发现、解读和建构学校思想和文化资源,使之符合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文化是一种“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的统一,“过去”以特有的方式存在于“现在”,并影响和制约着“现在”,无法一笔抹杀;“现在”是一种潜在的未来,以特定的方式影响着未来、造就着未来。

将学校传统、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建设融为一体,要求学校文化建设更为关注学校精神文化的培育和成长。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是学校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表现、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是全体师生的实践智慧和精神贡献。学校精神的形成需要时间,需要积累,需要传承,需要延续,需要不断地表现。这种传承和表现需要物质、组织、活动、实践的依托,需要学校文化活水的不断滋润和涵养。

将学校传统、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建设融为一体,要求学校文化建设关注学校特色的形成。学校特色是学校长期积累所形成的,是学校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传统中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特点,是最能够表现学校个性和独特性的方面。学校特色是学校文化的整体表现。是学校理念和精神由内而外的自然呈现与自然生成,而不是外加的;是与学校文化的整体协调,是与制度文化、组织文化、行为文化相一致的,而不是相抵触的,或毫不相干的;是全体师生共同认可,并能够表现为师生基本行为的,而不是与师生无关的;是在学校氛围中能够感觉到,并形成明显学校标志的,而不是需要刻意讲解和阐述的。因此,建设学校文化就是形成学校特色,形成学校特色就是在建设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应该是基于学校的,本来就是校本化和特色化的;学校特色应是文化的、内涵的、品质的,是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特色形成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表述。

查看更多
【学校文化建设:一种生存与发展战略】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03806/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