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近一半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把作文批改看成是作者份内的事,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质。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和习作训练中,我有意从一些方面激发和培养孩子自改作文的能力,从而也培养了孩子做事认真负责的品质。
一曲为“改”。
“三分文章七分改”,这句话强调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的习惯,不仅可使文章质量更好,而且能培养学生办事严肃认真、有责任感的好品质。学生一篇习作初稿完成后,我都要让他们进行有声色的充分地读,在眼、口、耳、手、脑等多种感官的协作活动下,学生就会很快地发现标点、遣词造句、选材等方面存在着的问题。从读中悟,以悟促改,边读边改。读完后再反思一下内容是否具体,感情是否真实,进一步修改、完善。另外,在平时评改范文时我还侧重于指导学生修改的方法、要点及修改符号的正确使用,有的放矢。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提高习作的自改能力。
二曲为“评”。
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每次写完作文后,我都及时精选一篇或几篇各种层次的文章与学生一起对照分析,引导学生集体修改,帮助他们学会寻找别人习作中的“闪光点”,体会其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而慢慢掌握标准,使“作文怎样写”的技巧训练更具体化。在基本掌握评判标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评改他人习作,由四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组负责批改四篇作文,要求小组成员在读完各篇习作后,互相讨论,交流意见,共评得失,使作文评价标准更加具体化。然后,学生再着手评价并修改自己的习作,寻找自己习作中的“闪光点”。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三曲为“赏”。
佳作展示与推荐发表,在课室开辟一个“佳作展示栏”,把每次作文的优秀篇目连同评语一同展示,让学生共同欣赏,共评得失,力求从各个方面得到启发,同时营造一种声势:“这些佳作都来自同学中,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不仅能让佳作作者产生荣誉感,其他同学也激活了情感因素,增强了写作信心。对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还推荐到一些期刊的小学生园地发表,使同学体会到作文成功的快感,写作也由课内到课外扩展了。这样,既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又培养了良好的写作习惯,训练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当写作不再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当学生面对写作不再大倒苦水,而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时,不但“作文难”会离我们远去,而且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学生的生花妙笔,而这些又能反过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写作也因此才有可能成为一种本能。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经历这改——评——赏的三个过程,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将能得到更有效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