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实录
师: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天放晴了,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段,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展现画面。
生:(自由读)
师:读了这一段,你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感到雪后的景象怎样?
生:我眼前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我感到雪后的景象非常美。
生:我眼前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瑞雪图,非常迷人,使我感到轻松愉快。
生:我仿佛看到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师:大家都有一个同感:雪后是一幅美丽壮观的景象,给我们以美感。再读一读,想一想,你从哪些词语中品味出这种美的?
生:“山川、河流、树林、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我从“粉妆玉砌”这个词品味出美。
师:什么是粉妆玉砌?
生:“粉妆玉砌”是用白粉装饰、玉石砌成的意思,形容一片白色世界。
师:在课文中指用什么装饰,用什么砌成,结合课文内容再解释具体些。
生:在这里是指用白雪装饰,用白雪砌成,形容雪后世界一片白色。
师:还可以说成是怎样的世界呢?
生:银白色的世界。
生:洁白的银色世界。
生:洁白晶莹的世界。
师:很好。这晶莹世界给了你美感。还从哪些词语品味出美?
生:我从“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品味出美。这些词语写出了雪落在树上以后,树枝的样子和色彩,使我仿佛看到了那“银条儿”和“雪球儿”。
师:说得非常好。“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这四个叠词,紧扣特点,贴切地描绘了“银条儿、雪球儿”的形态,生动传神地描绘了雪落枝头的美景,的确让人感到非常美。
生:我从“玉屑似的雪末儿”这个词语中体会到美。
师:“玉屑似的雪末儿”怎么使你感受到美呢?
生:“玉屑似的雪末儿”是说雪末儿像玉石的粉末,在阳光照射下,十分美丽。
师:是啊,玉石既美又珍贵,用它来形容雪,当然让人感到美了。
生:“五光十色的彩虹”使我感到美。雪本来是晶莹透明的,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现出五光十色,像七色彩虹一般,所以很美。
师:理解得好。我也仿佛看到了这彩虹。
生:我从“簌簌地落下来”“雪末儿随风飘扬”两个地方体会到美。因为读到这两个地方我感到雪末在落,在飘,在动,使雪后的画面活起来了。
师:想象得很好。刚才,大家把表现雪后景美的词语都做了分析,理解和体味得好。谁能把同学们的发言综合一下,说一说,从哪些词语品味出美。
生:在这一段中,我们通过“粉妆玉砌、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玉屑似的雪末、五光十色的彩虹、轻轻摇晃、随风飘扬、簌簌地”这些词语中,品味出美。
师:概括得很全面。读这一段时,要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展现这幅美的画面,体会雪景这美。请同学们练习读一读。
生:(朗读第三段)
师:读得不错。你仿佛站在雪地里,置身于美景之中。有一个地方,语气读得还不够。哪一句?
生:“嗬!好大的雪啊!”这个地方语气读得还不够。
师:对。“嗬!”表露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生:惊讶。
生:惊奇。
师:只是惊讶吗?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生:还有高兴和赞叹。
师:对,是又惊又喜,发出赞叹。赞叹什么呢?
生:赞叹雪下得大。
生:赞叹雪景非常美。
师:还赞叹什么?
生:还赞叹雪后人们喜悦的心情。
师:是啊,这一“嗬!”含三赞:一赞雪之大,二赞雪景美,三赞人之欢。应该把这种情感读出来。(范读:嗬!好大的雪啊!)
生:练习读。
师:除了写景美,这一段还写了什么?请一位同学读下一节。
生:朗读第七节。
师:这一节主要写什么?
生:这一节主要写小孩子们玩雪。
师:当你踏上这厚厚的积雪,当你和伙伴们在雪地里掷雪球、堆雪人时,你有何感受?
生:我非常快乐。
生:我是兴高采烈的。
生:我在雪地里玩的时候,是自由自在的,心里特别愉快。
师:你为什么是兴高采烈的?为什么心里特别舒服?
生:因为我非常喜欢雪,很愿意在雪地里玩耍。
师:那末,作者此时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作者也很高兴。我从“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一句中看出来的。
师:孩子们“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是真的吗?为什么这样写?
生:不是真的。这样写主要表现了孩子们欢乐的心情。
生:这样写,突出了孩子们玩雪时的欢乐气氛,表达了孩子们的欢快心情。
生:这样写突出的是孩子们的欢乐,表达的是作者的喜悦心情。
师:好。这是什么写法?
生:夸张的写法。
师:对。也许是一阵风把树枝上的雪吹落下来,也许是孩子们掷的雪球把雪打落下来,而作者把它写成“孩子们的叫喊声把雪震落下来”这就突出了孩子们欢乐情绪之高涨,表达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师: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生:作者赏雪。
生:雪后美丽的景象。
师:好。你在雪地里只是自由自在地游戏玩耍,而作者见到这场大雪联想到什么?我们接着学习最后一段。请自由读这一段。
(生自由读最后一段)
师:这一段写什么?
生:这一段写作者的联系。
师:作者联想到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吧!
生齐答:瑞雪兆丰年。
师:什么是“瑞雪兆丰年”?
生:“瑞雪”就是吉祥的及时的雪,“兆”就是预示,“瑞雪兆丰年”就是指吉祥的及时的大雪,预示着来年是个丰收年。
师:对。为什么说瑞雪兆丰年?
生:“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雪融化成水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所以说瑞雪兆丰年。
师:还有补充吗?
生:“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做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所以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师:两位同学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了这个问题,谁能用自己的话归纳一下,“瑞雪兆丰年”有何科学根据?
生:有三方面的根据:第一,寒冬大雪能冻死害虫;第二,雪水能供应麦子生长;第三,雪是麦子的棉被。
师:归纳得很好。你知道“棉被”起什么作用?
生:“棉被”能保护麦子过冬。
师:从“冻死害虫、供应水分、保护过冬”三方面说明瑞雪兆丰年是有充分的科学根据的。同学们,看到雪景美,作者心里充满喜悦,想到来年的丰收,作者心里怎样?
生:作者更加欢喜。
师:这一段写的什么?
生:这一段写作者的联想。
师:联想到什么?
生:这一段写作者联想到瑞雪兆丰年。
师:好。课文学习完了,你知道作者是谁?
生:作者是峻青。
师:谁能介绍一下峻青的情况?
生:(沉默)
师:同学们不了解,听老师来介绍。峻青是现代作家,山东海阳县人。本文写于1962年。1960?962正是我国遭受自然灾害时期,三年间,粮棉欠收,国民经常遭到暂时困难,在这期间,人们多么盼望能有一个好收成啊!1962年冬天,作者在胶东半岛看到了这第一场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心里无比喜悦,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触景生情,写下了这篇散文《第一场雪》。同学们齐读课题,想一想:一场雪和第一场雪有什么不同?
生:一场雪指的是任何一次,第一场雪指的是第一次下雪。
师:是的。第一场雪强调了“第一”,就本课来说,这的的确确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但在作者的内心深处,这是国家战胜三年自然灾害,走出困境的第一个信号。作者见到了这第一场大雪,想到了光明前景,充满了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和希望,所以也就倍加喜爱这第一场雪,文章的字里行间才洋溢着这种喜悦感情。这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
同学们喜欢这篇课文吗?
生:喜欢。(齐答)
师: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你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为什么喜欢?
生:我喜欢课文的第三段,雪景描写得很美。有动态描写,有静态描写。“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等是静态描写,“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雪末儿随风飘扬”是动态描写。
师:很好。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静态描写给人以幽静秀雅之感,动态描写给人明快热烈之感。这一动一静使景物的特生更加鲜明,使画面更加迷人。
生:我喜欢最后这一段。作者在写景写人时结合写情。例如:“嗬!好大的雪啊!”“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积雪都震落下来”等句子中透露出作者喜悦心情。
师:说得好。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关心农业生产、与农民心心相连的思想感情。
生:我喜欢联想部分。它使我懂得了“瑞雪兆丰年”的道理。我原以为不就是下雪吗,有什么可高兴的。读了联想部分,听了老师的介绍,我也不由自主地喜欢这场雪了。
师:这说明通过学习课文,你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你能联系实际,谈得很好。作者不仅写了事物:第一场雪,还写了联想:瑞雪兆丰年,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点明了喜悦的原因,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也深化了课文的主题。
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请把你最喜欢的部分,反复朗读,达到背诵。
点评
我曾几次听马晓玲老师教《第一场雪》这篇课文,那扎实的教学风格,充满情趣的课堂气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久久地沉浸在“第一场雪”的情景之中。
冬天下雪,对于北方人来说并不希奇,然而这里的“第一场雪”却非同一般,特别是蕴含在“第一场雪”这篇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却不是见过几场雪、读几遍课文就能理解、体会到的,必须下一番真功夫。马老师深深懂得这一点。她根据这篇文章景中寓情、情中含理、借景抒情、抒情言理的特点,把景、情、理统一起来理解、体会,而又特别注重对“情”的体会,颇有特色。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马老师始终遵循着一条原则:“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那么教学一篇课文,要让学生动情,教师先得动情。所以,在备课时马老师对“第一场雪”这篇课文的思想感情,自己先深入理解体会。也只有对课文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到一定程度,深入体会到一定火候,也就是理解体会到接近或者符合作者的思想感情时,与作者的内心相通了,才会产生“同感”。这种“同感”的产生,说明教师首先受到了教育和感染,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动情”的基础。
对“第一场雪”这篇课文的理解,如果只是停留在看到雪大、雪景美后产生的喜悦心情上,只是停留在对自然环境的喜爱,赏雪啊,赞雪啊,就很难达到马老师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因为马老师不仅理解体会到了作者流露出的喜悦心情,而且还理解体会到了产生这种喜悦心情更深一层的原因,那就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三年自然灾害使国家在经济上遇到了暂时困难)和作者的立场观点棗对农业生产的关切,对群众生活的关切,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感,相信会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信念,所以,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是’瑞雪兆丰年”,预示着来年农业的大丰收,预示着我们国家将要走出困境,前途更加光明。理解到这样的深度,就贴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教育者先受到了教育。
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师应该首先理解体会到,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如果学生没有理解体会到,学生不动情,那就没有达到教学目的。所以,光教师受到教育还不行,还得让学生产生“共鸣”。
马老师在教学《第一场雪》当中,满怀激情,着力引导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会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其特点是,运用恰当的方法,努力使抽象的语言形象化,形象的语言活起来,尽力缩短学生与课文的时、空距离。例如,“瑞雪兆丰年”这个词语比较抽象,它概括了许多事物及其之间的联系。
马老师通过前面课文的教学,学生对“瑞雪”已经有了形象的认识,也受到了“喜悦”的感染,讲到这里,着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丰年”的景象加以描绘,使学生在脑子里产生一幅丰年图。在这样的基础上,提问眼下的“瑞雪”为什么会“兆”(预示)来年是“丰年”呢?结合这部分课文内容并联系时代背景加以探究,“共鸣”就容易产生了。再如,“嗬!……”这句话生动形象,马老师就引导学生领会这句话包含着的雪大、雪美、人欢的景象,从而使一幅活灵活现的雪景图呈现在学生面前,再进一步体会作者此时此刻喜悦的心情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喜悦心情就有基础了。
这样,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启发他们形成与作者比较贴近的思想感情,引起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掌握,而且有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正确的信念、正确的道德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