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学习指导、《曹刿论战》课内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一、词句理解

《曹刿论战》学习指导、《曹刿论战》课内阅读答案

1.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关键字:师:军队。伐:攻打。请:请求。见:拜见。

译句: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2.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关键字:食:吃。谋:谋划。间:参与。

译句: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为什么(何必)要参与呢?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关键字:鄙:浅陋无知。远:长远地。

译句:当权者浅陋无知,不能长远地谋划(深谋远虑)。

4.乃入见。问:“何以战?”

关键字:入:进入。以:凭。

译句:曹刿于是进入朝廷拜见鲁庄公。他问鲁庄公:“您凭什么作战呢?”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关键字:安:养。专:独自享有。

译句:衣食这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www.自享有,一定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臣子。

6.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关键字:惠:恩惠。徧:同“遍”,普遍,遍及。从:听从,顺从。

译句:小小的恩惠没有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7.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关键字: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帛:玉器和丝织品。牺牲玉帛,这里是指祭祀用品。加:虚报夸大。信:信实(的态度),这里是指对神说实话。

译句:祭祀用的东西,我不敢虚报夸大,一定会用信实的态度对待神(对神说实话)。

8.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关键字:信:信用。孚:信任。福:赐福,保佑。

9.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关键字:狱:诉讼案件。虽:即使。察:明察。以:根据。情:实情。

译句: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我也一定会根据实情来合理裁决。

10.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关键字:忠:尽本职。属:类。以:凭。请:请允许我。从:跟从。

译句: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着这一点来打一仗了。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从您一起去。

11.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关键字:鼓:击鼓进军。驰:驾车马追击。

译句:鲁庄公将要击鼓进军。曹刿说:“不可以。”齐军三次击鼓进军,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12.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关键字:败绩:大败。驰:驾车马追赶。

译句:齐国军队大败。鲁庄公将要驾车马追赶,曹刿说:“不可以。”

1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关键字:辙:车轮碾过留下的痕迹。轼:车厢前的横木,作扶手用。这里做动词,扶着车厢前的横木。之:代词,指齐军。

译句:曹刿下车,仔细察看齐军车轮碾过留下的痕迹,然后登上战车,扶着车厢前的横木,远望(败退的)齐军。

14.既克,公问其故。

关键字:既:已经。克:战胜。故:原因。

译句:战争胜利之后,鲁庄公问曹刿这样指挥的原因(取胜的原因)。

15.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关键字:夫:发语词。一:第一次。鼓:击鼓(进军)。作:振作。气:勇气,士气。再:第二次。衰:衰弱,低落。三:第三次。竭:尽。

译句: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www.鼓(进军),可以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进军),,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进军),士气就耗尽了。

16.彼竭我盈,故克之。

关键字:盈:充满,这里引申为旺盛。故:所以。

译句:对方(他们)的士气耗尽了,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17.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关键字:测:预测,估计。惧:害怕。伏:埋伏。

译句:像齐国这样的大国,是很难预测的,我害怕他们有埋伏(在那里)。

18.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关键字:我看见他们的车轮留下的痕迹杂乱,远望他们的战旗倒下,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二、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各国的史实,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

三、内容理解

本文记叙的是著名的齐鲁长勺之战(这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表明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前提条件,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突出了曹刿强烈的爱国热情,英明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课文分三段,按战前、战中、战后的顺序来写。

第一段,论战前准备。写曹刿不顾乡人劝阻,入朝拜见鲁庄公,助他认清作战的前提条件——取信于民。

第二段,叙战争经过。写曹刿帮助鲁庄公指挥作战,适时反击和追击。

第三段,论取胜原因。写曹刿分析如何把握作战时机。反击要在“彼竭我盈”之时,追击要在对方“辙乱旗靡”之时。

全文主要通过对话描写(只在第二段中有少量动作描写),并在对比中刻画人物。

乡人事不关己,而曹刿则执意“请见”、“入见”,因为他对统治者有清醒的认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两相对比,突出的是曹刿强烈的爱国热www.情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在讨论“何以战”时,鲁庄公认为打仗靠的是近臣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而曹刿则明确否定了这两个所谓的战前准备,引导鲁庄公认识到取信于民才是战争取胜的前提条件。两相对比,突出了曹刿的政治远见(正确的战略思想)。

在战争过程中,鲁庄公不察敌情,急躁冒进,而曹刿则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帮助鲁庄公取得了胜利。两者的对比,凸显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战后论取胜原因,鲁庄公胜而不知何以胜,而曹刿则侃侃而谈战争之道,突出他善于把握战机的卓越的军事才能。

鲁庄公的“鄙”与曹刿的“远谋”是贯穿全文的对比。

查看更多
【《曹刿论战》学习指导、《曹刿论战》课内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02300/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推荐
热门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