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引领,不能丢弃的“拐杖”──中学语文《雷电颂》教学反思

教学分析

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心,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已成了我们课堂教学的趋势,谁也无法逃避,只能尝试以之发展我们的教学能力。但目前因有的教师只重形式不重实质,难免出现新的形式化。所谓形式化,即不讲实效,不讲实质,做表面文章,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和小组讨论的泛化等,是为做而做,为讨论而讨论,而不讲究为什么。我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要在课堂实效方面下点功夫。盲人走路最需要一根拐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往往需要及时给学生一根“拐杖”,引领他们走得实,走得好。某教师在教学初二《雷电颂》一课时,尝试用“小组讨论”组织教学,由于只重形式而不重实效,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教师引领,不能丢弃的“拐杖”──中学语文《雷电颂》教学反思

案例:教师先出示幻灯片:“象征是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随即:“同学们,下面我们分小组讨论象征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即找出文中哪些具体事物分别象征了什么,好吗?”学生齐声回答:“好!”接下来,整个课堂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大家一边看书一边交流。

五分钟后,集体交流,课堂气氛极沉闷,发言者寥寥无几,教师一再点拨,课堂成了教师与几位语文学习佼佼者的对话,最后明确答案,这部分新知识就算学完了。这是“小组讨论”吗?整个过程实际上还是教师用提问的方式“灌”,师生互动流于形式,效果甚微。

诊断:尽管教师在主观上已有了“以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观念,能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显然缺少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在这一环节上,没有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加上这部分知识较抽象,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又不足,学生一时理解不了,从而导致教学有效性的缺失,其智力价值也得不到应有的体现。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我认为,教师引领,适时给学生一根“拐杖”,实现多元化互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好方法。

第一步──认一认:

什么是象征手法?教师出示幻灯片:“象征是文章或文段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思想和情感(被象征的本体)。象征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感情委婉、曲折、含蓄的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形象、可感,极大的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概念及其作用的展示让学生对初次正式接触的这种表现手法有一点理性认识,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真正使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目光,紧紧抓住他们的心。由此可见,教师应在组织小组讨论前努力提供切合学生实际的知识点,为学生合作探究提供方便。案例中教师虽也已提供概念,但较笼统,学生对它的认识模糊,也就缺失了教师引领的作用。

第二步──学一学:

屈原所处的时代象征了什么?教师提问并建议学生看课后参考资料投影:屈原所处的时代象征作者所处的时代。这个过程及时让学生增加了对文本的背景理解,增添了对概念的具体的感性认识,拉近了与教材的距离,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学生思考的大方向。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给学生一个可供模仿或借鉴的例子很重要。这种不失时机的引领,可以激起学生内心尝试成功走出第一步的强烈渴望。

第三步──猜一猜:

课文中下列被象征的本体分别对应的象征体是什么?大屏幕投影连线题,具体事物“风雷电;洞庭湖、长江、东海;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土偶木梗”和象征物“变革现实,追求正义、光明的伟大力量;人民群众;屈原被囚禁前的配剑;坚定的信念;对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把它们分列两端,让学生结合文本思考、探究,从而较好的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这个过程既有趣味性,又有探讨性,学生很快投入到思考中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时适时点拨、引领,学生自然跃跃欲试,主动参与到讨论中去。

第四步──议一议:

小组讨论怎么连线配对。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各小组长集思广益,作好书面记载并代表小组发言,这种有组织、有目标、有方向的探究合作很快就有了结果,集体达成共识。小组讨论真正实现了从形式走向实质。这一步充分体现了生生、师生交流并积极互动的特点。教师不再是案例中的旁观者,其引领服务于全体学生多元、多维的发展。

简单的“四步走”,为什么能很快地化解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呢?因为,“四步走”中教师在知识上的引领,及时给了学生一根“拐杖”,大大降低了讨论的难度,减少了探究的盲点,避免学生走弯路,同时也就杜绝了不少学生讨论中充当“南郭先生”的现象,充分发挥教师平等中首席的作用,真正实现小组讨论的多元化价值,提高了课堂实效!因此,实施新课程中,教师应有的引领绝不能丢!

查看更多
【教师引领,不能丢弃的“拐杖”──中学语文《雷电颂》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00251/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