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高中
必修二
苏教版
语文分类导航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年段导航
小学
初中
高中
年级导航
必修四
高考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必修五
高一
高二
高三
版本导航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西师版
长春版
语文版
语文S版
沪教版
湘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鄂教版
教科版
鲁教版
北京版
新疆教育版
河大版
粤教版
部编版
语文A版
数册导航
上册
下册
查看更多
高中必修二苏教版教案教学
《六国论》教案3
教学目的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金岳霖先生》教案1
《金岳霖先生》一、整体把握金岳霖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作者对老师充满敬爱的感情,本文即是这种感情真诚流露的见证。但是作者写作本文,采取了一种轻松活泼、幽默滑稽的笔法,让世人看到一个极其富于个性的活生生的金岳霖。作者笔下的金岳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行将结束时有这样一句话:“谁也不会知道这位老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可以视做对老年金岳...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深知自己的教学质量会给同学们早晨该多大的影响。所以写教案设计成了我的习惯。今天就分享一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设计,希望大家予以指正。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能力目标:1、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2、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情意目标: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教学重点:1、情...
《金岳霖先生》导学案2
《金岳霖先生》学案【学习目标】一、认知目标: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的特点。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二、技能目标:1.学会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描绘刻画人物。2.理解细节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三、情感目标:学习金岳霖先生待人真诚、坦荡、特立独行的品格。【重点难点】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四、课时安排:一课时晨读积累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
《鸟啼》教案
《鸟啼》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大自然中存在的生命意义。2、体会劳沦斯对生与死的思考。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课本上的注释,教师补充:劳伦斯·大卫·赫伯特(1885-1930),英国作家。生在诺丁汉郡一个矿工家庭,曾在诺丁汉大学学习师范教育。当过会计、职员、教师,曾在英国各地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漂泊十余年,广泛接触了社会。1909年开始发表诗歌。1...
《鸟啼》自读指导与练习
一、指导阅读:本文是英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劳伦斯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写严冬消逝、春天来临之际鸟儿的啼鸣,表达了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对生命神奇的由衷赞美。鸟儿的啭鸣其目的指向是生命的欲望:创造新生而不是沉湎于死亡,鸟啼这一动物的本能行为由此获得了意义的升华。作者介绍劳伦斯·大卫·赫伯特(1885-1930),英国作家。生在诺丁汉郡一个矿工家庭,曾在诺丁汉大...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2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一,导入:我们在上节课学习了《一个人的遭遇》,它告诉我们在战争中,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尤其是他们的心灵上的创伤。这是从战胜国来说的。那么,战败国的普通人的内心是什么样的呢?和战胜国有何不同?在战争之后,对他们应该怎样的关注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它比较全面的展示了当时的德国士兵的心态,这对我们对战争的全面理...
《六国论》导学案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和文章大意; 2.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预习案】 一、解题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二、作者 苏洵,字,号,眉山人,(时代)散文家,与其子、合称“三苏”,有《》传世。 三、通览全文,找出文章中心观点,试划分段落层次并总结大意。
《六国论》教案17
教学目的: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教学课时:3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疏通字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
《阿房宫赋》教学实录
铁皮鼓:同学们好!先请同学上来讲诗歌。(学生讲诗歌,王维的,铁皮鼓点评,过程略)很快就要文理分班了,学文科的同学千万不要以为文科只是背诵,其实比背诵更重要的是理解。下学期我的语文课上会出现许多历史的内容,我本人又学过地理,我想大家应该有大学科的概念,打破学科壁垒,增进理解能力。这个理解能力不仅仅指理解书本上的东西,同样也指运用阅读成果分析现实,发现习焉不察的...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